2025年6月25日,科濟藥業宣布,旗下CAR-T細胞產品舒瑞基奧侖賽注射液的新藥上市申請(NDA)已正式提交至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用于治療Claudin18.2表達陽性、至少二線治療失敗的晚期胃/食管胃結合部腺癌(G/GEJA)患者。
截至目前,舒瑞基奧侖賽注射液是全球首款且唯一一款提交NDA的用于治療實體瘤的CAR-T細胞產品。
舒瑞基奧侖賽(CT041)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種全球潛在同類首創的、靶向Claudin18.2蛋白的自體CAR-T細胞產品,主要治療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GC/GEJ)、胰腺癌(PC)。
此次提交的NDA是基于一項在中國開展的開放標簽、多中心、隨機對照的確證性II期臨床試驗(CT041-ST-01, NCT04581473)結果。臨床試驗結果已在《柳葉刀》和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上正式公布。研究結果顯示,在Claudin18.2表達陽性、至少二線治療失敗的胃/食管胃結合部癌患者中,舒瑞基奧侖賽對比標準治療可顯著改善無進展生存期(PFS),并展現出有臨床意義的總生存期(OS)獲益,同時具有可控的安全性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全球范圍內實體瘤CAR-T領域首個開展的確證性隨機對照試驗。
此前,舒瑞基奧侖賽獲得了多項特殊資格認定:在美國,獲得FDA授予“再生醫學先進療法”(RMAT)認定、孤兒藥資格;在中國,獲得CDE授予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認定(GC/GEJ適應證)。
目前,全球尚未有CAR-T獲批治療實體瘤。舒瑞基奧侖賽若順利獲批,有望拿下全球首款實體瘤CAR-T產品。
回顧過去,CAR-T治療領域冰火兩重天,一邊在血液瘤領域研發火熱、日漸成熟;另一邊卻在實體瘤領域陷入迷霧森林,艱難摸索、進展緩慢,二者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究竟是什么原因?歸根結底,就在于實體瘤CAR-T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腫瘤特異性抗原(TSA)缺乏與靶點特異性不足、CAR-T細胞的運輸與腫瘤浸潤困難、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境(TME)、CAR-T細胞功能耗竭與持久性不足、生產成本與標準化難題等。
盡管困難重重,仍有不少研究在艱難中前行。
GD2 CAR-T療法用于治療“兒童癌癥之王”神經母細胞瘤實現18年無癌生存的研究結果,表明CAR-T技術可以用于治療實體瘤。
BrainChild Bio開發的B7-H3靶向CAR-T細胞療法BCB-276,針對致命腦瘤也展現出治療潛力,被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和RMAT資格。
由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開發的GD2 CAR-T療法,在治療致命性腦癌的臨床試驗中取得了進展,為患有彌漫性內生性腦橋膠質瘤(DIPG)的兒童帶來了希望。
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的CAR-T實體瘤靶點極其豐富,涉及肝癌、結直腸癌、宮頸癌、前列腺癌、肺癌等諸多常見實體腫瘤。
但隨著CAR-T技術研發日漸成熟,也吸引了MNC巨頭和中國藥企紛紛布局。
諾華在2023年以11.1億美元潛在總交易額引進了傳奇生物靶向DLL3的CAR-T療法LB2102;羅氏在2024年11月宣布斥資15億美元收購同種異體CAR-T領軍企業Poseida Therapeutics,囊括了多個血液瘤CAR-T療法管線;阿斯利康在2023年以3.2億美元收購Neogene公司,之后又斥資12億美元收購亙喜生物,拿下了多款實體瘤TCR-T療法管線。
持續涌現的臨床突破,為實體瘤CAR-T療法帶來了春天。不過,當前實體瘤CAR-T研發仍面臨著眾多亟待解決的難題,技術轉化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