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HB患者的8年隨訪數據顯示TAF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
本次APASL會議上,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侯金林教授將口頭報告TAF在中國人群中為期8年的3期臨床研究結果,該研究證實了TAF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TAF在中國人群中的3期臨床研究共納入了334名CHB患者,在隨機(2:1)接受TAF (25 mg,n=227)或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DF,300 mg,n=107)雙盲治療三年后,接受TAF開放標簽治療至第8年。研究的有效性終點為治療384周時,兩組患者(即TAF→TAF組和TDF→TAF組)的病毒學抑制率;研究的安全性終點為不良事件(AEs)、各項骨腎安全性指標的變化,其中骨密度(BMD)的變化采用雙能X射線吸收測定法(DXA)對髖骨和脊柱進行檢測。
在334名CHB患者中,有311名進入開放標簽階段,其中 TAF-TAF組 212名,TDF-TAF組99名。第384周時,采用缺失即失敗(M=F)的統計方法的結果顯示,TAF-TAF組與TDF-TAF組的病毒學抑制率分別為79.3%(180/227)和78.5%(84/107)(P=0.8517),而通過缺失即排除(M=E)統計方法的結果顯示,兩組病毒學抑制率為95.2%(180/189)和95.5%(84/88)(P=0.9407)。兩組患者在第384周的ALT復常率均較高(TAF-TAF組87.8% vs. TDF-TAF組84.9%,M=E分析,P=0.5514;M=F分析亦呈相似趨勢)。此外,TAF-TAF組的血清學反應比例較高;在有基線Fibro Test評分的患者中,TAF-TAF組的肝纖維化狀態改善、無變化及惡化的比例分別為26.1%、71.7%和2.2%,而TDF-TAF組為28.9%、61.4%和9.6%。且8年隨訪時間內,尚未發現對TAF的基因型耐藥。
總體安全性數據顯示,TAF治療8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3級及以上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均較低,TAF-TAF組為5.7%(12/212)和TDF-TAF組為6.1%(6/99),未出現因不良事件導致中止的情況。在雙盲階段觀察到的兩組患者腎功能和骨參數之間的差異,在接受開放標簽TAF治療后逐漸縮小,至第384周,兩組eGFR中位數較基線變化小且相當(-1.3 mL/min vs -2.0 mL/min,P=0.9233)。此外,雙盲階段觀察到的兩組之間RBP:Cr與?2M:Cr中位百分比變化的差異,在接受開放標簽TAF治療后也明顯縮小,且使用TDF時出現的髖部和脊柱骨密度輕微下降現象在轉換成TAF治療后也有所改善。
該研究隨訪8年的有效性數據表明:無論是持續使用TAF還是由TDF轉為TAF治療,都能保持良好的抗病毒治療效果;安全性數據表明:長期接受TAF治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耐受性良好,骨腎安全性得到有效維持,從TDF轉換成TAF治療的患者在骨腎安全性得到改善。
TAF在中國開展的3期臨床研究隨訪至8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結果,進一步支持TAF作為一線口服抗病毒藥物之一在CHB中長期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Seladelpar在PBC亞裔患者中展現出高有效性及安全性
Seladelpar是一種用于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的新型選擇性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δ(PPARδ)激動劑。該產品目前已經在美國、歐盟和英國獲批,用于聯合熊去氧膽酸治療對熊去氧膽酸應答不佳或不耐受的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患者。
RESPONSE研究是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國際多中心3期試驗,探索Seladelpar在PBC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同時,Seladelpar長期安全性和耐受性正在一項開放標簽試驗ASSURE研究中被評估。在今年的APASL上,報告了RESPONSE研究和ASSURE研究中亞裔患者為期12個月的試驗結果。
RESPONSE研究納入對熊去氧膽酸(UDCA)應答不佳或不耐受的PBC患者,堿性磷酸酶(ALP)≥1.67倍正常值上限(ULN)且總膽紅素(TB)≤2倍ULN的患者。患者每日口服10mg Seladelpar或安慰劑(2:1隨機分組),持續12個月。根據ALP和瘙癢數值評定量表(NRS; 0-10)進行分層。主要終點是第12個月時的復合應答(定義為ALP<1.67倍ULN,ALP下降≥15%且TB≤ULN)。關鍵次要終點是第12個月時ALP正常化以及第6個月時NRS的變化。ASSURE研究納入既往參與Seladelpar研究的PBC患者,隨訪5年以評估Seladelpar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終點是治療期間不良事件和生化及血液結果。
在RESPONSE研究的193名PBC患者中,有11名為亞裔患者(其中7例接受Seladelpar治療,4例接受安慰劑治療),其余182名為非亞裔患者。治療第 12 個月時,亞裔患者中接受Seladelpar治療的復合應答率為100%(7/7),安慰劑組為0%(0/4);非亞裔患者中接受Seladelpar治療的復合應答率為59.5%(72/121);安慰劑組為21.3%(13/61)。在ASSURE研究的174名PBC患者中,有13名為亞裔患者,其余161名為非亞裔患者。8名亞裔患者以及140名非亞裔患者有第12個月時的隨訪數據,結果顯示接受Seladelpar 10mg治療的亞裔和非亞裔患者復合應答率分別為75%(6/8)和70%(98/140)。
在ALP復常方面,RESPONSE研究第12個月,接受Seladelpar治療的亞裔患者,71.4%(5/7)患者實現了ALP復常,非亞裔患者有 22.3%(27/121)實現 ALP復常 ,安慰劑組中無患者實現 ALP 復常。ASSURE研究第12個月,接受Seladelpar治療的亞裔患者ALP復常率為 25%(2/8),非亞裔患者ALP復常率為37.9%(53/140)。所有接受 Seladelpar的患者,無論是亞裔患者還是非亞裔患者,ALP 水平均有類似程度的降低。亞裔患者中接受Seladelpar治療和接受安慰劑治療不良事件發生率相似,無嚴重不良事件發生。
RESPONSE及ASSURE研究均表明Seladelpar能有效降低亞裔或非亞裔PBC患者的膽汁淤積相關生物標志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索磷布韋維帕他韋聯合預防性使用TAF在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中展現出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次大會上還展示了一項來自中國16個中心,前瞻性,單臂,開放標簽,為期12周,接續12/48周的觀察性臨床研究。該研究共納入105例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GT1-6合并感染的成人患者。其中,83例非肝硬化患者被納入第1組,22例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被納入第2組。所有患者均接受抗HBV和HCV的治療。具體治療方案為: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單藥治療4周,隨后TAF聯合索磷布韋維帕他韋(SOF/VEL)治療12周。非肝硬化患者繼續每日一次TAF單藥治療12周,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繼續每日一次TAF單藥治療48周。
研究結果顯示,SOF/VEL治療結束時,持續性病毒學應答率(SVR)為97.6%,其中,第2組的SVR率達到100%。所有患者HCV RNA和HBV DNA水平均顯著下降(p<0.001)。與治療前相比,第1組治療至12周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總膽紅素(TBIL)水平均顯著下降(p<0.05),白蛋白(ALB)水平顯著上升(p<0.001)。第2組治療至48周時,ALT、AST水平顯著下降(p<0.001),ALB、血小板(PLT)水平顯著上升(p<0.05),肝臟硬度值(LSM)、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血小板比值(APRI)和FIB-4指數(FIB-4)均顯著下降(p<0.05)。第1組中僅1例GT3型患者出現HBV再激活。本研究未觀察到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
該研究結果表明SOF/VEL可顯著降低HB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HCV RNA水平,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較高。抗病毒治療后,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標顯著改善。此外,HBV/HCV合共感染患者中預防性使用TAF在一定程度上可預防HBV再激活。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