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消息是,2月17日,路透社報道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內部電子郵件顯示,特朗普政府解雇的NIH員工人數已修改為1165人,低于最初的1500人。而受影響的員工將從2月17日開始停職。據悉,此次裁員是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整體縮編計劃的一部分,涉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2月14日,HHS宣布將裁減下屬機構共5200名試用期員工,僅CDC就有近1300名員工面臨裁員。據美聯社(AP)援引三名匿名FDA員工的消息,FDA的試用期員工于2月15日晚收到裁員通知。截至16日下午,裁員總數尚不明確,但裁員似乎主要集中在FDA的食品、醫療器械和煙草產品中心。美國醫藥媒體STAT News 的報道表示,有知情人士稱:一些被解雇的員工曾在FDA醫療器械和放射健康中心(CDRH)工作;負責監管AI影像設備的工作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被裁減。值得關注的是,在這場裁員風暴中,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目標是削減成本、提高效率。該部門成員多具商業背景,將企業管理中的“降本增效”理念引入政府改革,認為科研機構存在冗余和低效環節,需精簡優化。目前,FDA擁有約18000名員工。此外,新上任的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小羅伯特·肯尼迪也是助推此次裁員的關鍵人物之一。此前,其曾多次表示,要對聯邦衛生機構進行清理整頓,并希望裁撤FDA的某些部門或整個部門。除了基層研究人員、部分已轉正的科學家,還涉及了領導層。前高級研究計劃局-健康(ARPA - H)官員Susan Monarez被任命為CDC代理主任后表示,一旦被提名領導該機構的Dave Weldon得到提名確認,她將轉任代理首席副主任,這意味著現任代理首席副主任Nirav Shah很可能會失業。同樣,2月14日,由美國前總統拜登任命的ARPA-H 負責人Renee Wegrzyn被告知被解雇。此外,新發傳染病和人畜共患傳染病中心的3位部門主任也出現在裁員名單中,這一部門在疫情防控中承擔重要責任,裁員或將削弱該機構在大流行病預防方面的能力。其實,在特朗普上任之前,就已經有多名FDA官員離職,包括:藥品評估和研究中心(CDER)前主任Patrizia Cavazzoni和FDA首席副局長Namandjé Bumpus退休。據BioPharma Dive報道,FDA監管項目副主任Douglas Throckmorton和CDER臨床科學高級顧問Robert Temple也將于近期退休。而此次大規模裁撤衛生機構試用期員工,與政府各部門正在進行的裁員行動一致。特朗普政府在埃隆?馬斯克的公司U.S. DOGE Service的協助下,正計劃大規模裁員,并通過買斷工齡、返崗令以及有限法律保護的威脅等方式,鼓勵聯邦工作人員離職。中國創新藥出海正在成為醫療行業的熱門話題之一。此次FDA裁員將會對中國創新藥帶來何種影響?據美聯社報道,目前尚不清楚負責藥物審評的員工是否被豁免。但有專家表示,即使削減FDA其他部門的員工,仍可能影響藥品審查進度。對于正在積極拓展美國市場的中國藥企而言,此次FDA裁員則可能進一步拉長審批時間,尤其是處于 NDA(新藥上市申請) 或BLA(生物制劑許可申請)階段的產品,甚至影響中國企業的出海戰略。對于已獲批的中國藥企,FDA裁員則可能影響藥品上市后的監管與市場推廣。FDA在藥品上市后仍需進行監測,包括藥物安全性評估(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而裁員可能導致這些工作延遲或資源不足,進而影響中國企業在美市場的表現。目前,中國重點布局美國市場的藥企不在少數。比如百濟神州、君實生物、和黃醫藥等。其中,百濟神州是最早在美國市場獲得成功的中國藥企之一,其已經有澤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單抗兩款爆品成功闖關FDA;此外,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和黃醫藥的呋喹替尼、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天濟醫藥的本維莫德等多款產品,均成功通過FDA批準上市。對于已向FDA提交新藥上市申請的的國產新藥,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7款,包括:康方生物與正大天晴(中國生物制藥子公司)共同研發的派安普利單抗、迪哲醫藥的舒沃替尼、江蘇威凱爾的抗血栓新藥維卡格雷、恒瑞醫藥的卡瑞利珠單抗等。
對于美國而言,除了審批方面,FDA的財政削減還可能會對食品和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嚴重后果,因為其可能影響召回行動的實施。2024年,因受污染食品患病的美國人數量增加,因食源性疾病住院和死亡的人數較2023年翻倍。根據美國公共利益研究集團的數據,2024年因李斯特菌、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引發的召回事件顯著增加,約占FDA和美國農業部(USDA)總召回量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