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就在那兒呢”
10月27日,2024年國家醫保談判在北京全國人大會議中心正式開始,會場門口人頭攢動,有企業表示“明天才談但提前來踩踩點、看看氛圍”。
今年共162個通用名藥品將參加談判/競價,談判由全國各地遴選的25名醫保部門的談判專家分成5個小組進行,一直持續至10月30日,最終結果擬于11月公布。
據悉,首日談判品種涉及抗病毒、麻醉鎮痛、降壓等領域,恒瑞、默沙東、康緣、正大天晴、人福、海思科、信立泰、第一三共、百特等企業入場。現場企業透露,其旗下的中藥品種將在10月29日展開談判。
有企業代表在場外表示希望能“往上談一談,整體不要壓太低”,同行的企業代表則直言“天花板就在那兒呢”。
近年來,業內普遍認為國談有著“50萬不談,30萬不進”的“隱形天花板”,不少藥企從業者期待這一天花板能上提,但有專家認為,在醫保基金有限的背景下,“天花板”短期內可能不會改變。
另外,“115%”和“信封價”成為入局企業報價的關鍵。
根據以往規則,現場談判由企業報價,一般會有兩次機會報價并確認。如果企業方第二次確認后的價格高于醫保方談判底價的115%(不含),談判將直接終止;低于115%則進入磋商環節,最終雙方達成不高于醫保局信封價的價格則代表談判成功。
有企業代表回憶起初次參與談判的場景——由于對規則不夠熟悉等原因,確認后價格超出醫保局上限,當時“急了,把門關著還想(跟醫保局)再聊”。
今年是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連續第7年對醫保藥品目錄進行調整,現場不少代表透露“我們(企業規模)小,這次全員出動”“(談的是)我們今年最重磅的品種”,盡管態度上同樣重視,但談判結束后能看出各家企業心態不盡相同。
有多次參與現場談判的企業代表在入場前輕松地提到:“我不緊張,我們沒什么壓力”,談判結束后也面露喜色,表示“挺好,挺好”。
與此同時,還有企業談判結果不及預期。國談首個上午,有企業代表超過12點才面色凝重地走出會場,走出不遠后又停在人行道上復盤方才的談判過程,站在寒風中一邊翻閱材料一邊表示價格“差得遠得很”,并開始為下一次談判總結經驗與教訓。
今年更強調高質量、高性價比的創新
從去年開始,醫保部門在藥物評審中新引入了藥品分類方法,基于臨床價值分為突破性療法、改良型新藥、藥效相當、不及性藥物4種。此次國談對臨床數據、試驗數據等的真實可靠性要求更加嚴格,也意味著對創新藥進目錄門檻更高。
據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今年249個目錄外藥品通過了形式審查,162個品種參與談判競價,專家審評環節通過率不足50%,與2022年74.2%、2023年63.8%的通過率相比出現明顯下降。
本輪國談中,CAR-T、PD-1、三代EGFR-TKI、自免、ADC藥物等均是業內關注重點。
162個參與品種中涉及多款首次上場的腫瘤高值創新藥及罕見病新藥,例如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單抗、依沃西單抗均是首次出現在初審名單中,兩款藥物分別于2022年6月、2024年5月獲批,均為全球首創雙抗。
此外,海思科的克利加巴林、澤璟生物的重組人凝血酶、京新藥業的地達西尼、迪哲醫藥的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等也都是首次“開談”。
西南證券指出,在此前8輪針對創新藥的醫保藥品談判中,首次入選的創新藥品平均降幅基本都在40%至62%之間,絕大多數創新藥進入醫保之后實現了以價換量,銷售額大幅增長。
以國產PD-1抗腫瘤藥物信迪利單抗為例,其于2019年被納入醫保,2020年銷售額實現954%的增長,達到2.73億元;進口特應性皮炎新藥度普利尤單抗注射液于2020年納入醫保,次年銷售額實現47486.2%的增長。
現場談判正式啟動前,國家醫保局已組織基金測算、藥物經濟學測算,并與通過專家評審的企業進行了預談判等。有創新藥企負責人曾表示:“從前期溝通來看,今年醫保目錄調整規則跟去年基本相同,估計整體基調不會有太大變化,但今年更強調高質量、高性價比的創新。”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