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國辦最新發文,要求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拖欠款項成因及舉措研究。醫藥領域長期存在的回款難題能否進一步被解決?
中辦、國辦發文
劍指拖欠賬款難題
10月1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推進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作出系統部署。
《意見》要求,要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和項目資金監管。定期檢查資金到位情況、跟蹤資金撥付情況。加強政府采購支付監管。
要健全防范化解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制度機制,并加強執法監督。督促國有企業規范和優化支付管理制度。同時,要優化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投訴管理運行機制,建立全國統一的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登記(投訴)平臺。健全投訴督辦約束機制。
此外,還要強化組織保障和監督,強化部門協同,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拖欠成因及防范化解舉措的研究,合力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健全失信懲戒機制。強化審計監督。
醫藥行業,尤其醫藥流通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涉及到醫保基金后,由于結算流程更復雜且涉及多部門和系統協調,回款周期相對長。
有企業在2023年年報相關工作回復公告中提到,其與多家醫院合同賬期在4個月以內,但實際賬期達到18個月,還有部分合同未明確約定賬期的醫院實際賬期超過20個月。
對藥企、藥商而言,若下游客戶未按照約定償還資金,既會拉長業務營運周期,降低企業整體資金使用效率,導致資產負債率加大,也會形成低質量的業務收入增長,加速稅務方面的現金流出,限制經營及業務拓展。
上述企業表示,鑒于公司客戶均為公立醫院,受限于行業政策等因素,應收賬款回款雖有好轉但仍不及預期。在今年上半年營收不足10億元的情況下,其應收賬款超過15億元,信用減值損失在近三年均處于較高水平且融資壓力較高。
在國家政策明確要解決拖欠企業賬款的背景下,各地落實情況將是問題能否得到解決的關鍵。
多地推進直接結算
企業內部也需發力
目前,多省市已發布相關舉措,劍指醫藥領域回款難題。
本月,《海南省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醫藥貨款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實施,方案從集中采購藥品、醫用耗材和創新藥械著手,在海南全省定點醫療機構開展直接結算工作。同時,海南文昌市率先展開定點公立醫療機構非集中采購的藥品、醫用耗材納入直接結算范圍試點,其經驗將適時全省推行。
9月中旬,江西省醫保局發布《關于對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實行醫保基金與醫藥供貨企業直接結算貨款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對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采購使用協議期內國家醫保談判藥品貨款由醫保基金代為直接結算,建立國談藥直接結算周轉金。
此外,廣東、山東、河北、江蘇、福建、內蒙古、廣西、貴州、天津、遼寧等省也對醫保基金與藥企直接結算展開了探索。國家醫保局近日發文總結了其中多地醫保直接結算的經驗。
例如,廣東汕尾醫保局以集采、國談“兩病”通用藥品為試點,同時協調銀行開發建設“汕尾市醫藥采購結算管理平臺”,打破金融、財務、采購、結算等信息系統之間的壁壘,推行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回款周期不超30天。
內蒙古醫保局也采取了“醫企銀直聯”業財一體化直接結算模式,累計為164家集采中選藥品配送企業和274家集采中選耗材配送企業分別直接結算貨款43億元、1.6億元。
各項政策更新的同時,企業還需從內部提升應收賬款回款期的管理能力。
以大型藥商為例,其區域分布廣、分支機構眾多、組織架構復雜,總部的管控力度難以延伸到各層級公司,同時,由于應收賬款牽涉眾多職能部門,若對應權責邊界不清晰,在面對逾期拖欠時容易引發責任推諉,從而導致催收不力,回款難度進一步加大。
南京醫藥總審計師楊慶曾在《審計觀察》撰文提到,醫藥流通企業應收賬款管理鏈條貫穿業務發生的全流程,應建立業務層面、管理循環、監督手段三方面風險管理體系。
從事前(客戶征信評信授信)、 事中(發貨對賬回款函證)、事后(清欠訴訟考核追責)等管理流程,明確業務單元、職能部門各不同崗位的主體責任和責任邊界,建立執行、復核、跟蹤、考核、監督的內部控制制衡機制。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