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有關情況。這是本年度第三次、也是近一個月來第二次以此為主題。
出席本次發布會的嘉賓來自福建省內各地。據福建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楊閩紅介紹,它們代表了一批深化醫改的典型案例,是福建省通過“一市一試點”“一縣一特色”等改革而形成的創新做法。
其共性是,都將三明的成熟經驗提煉為“規定動作”,個性則是打好市縣醫改的“特色牌”,謀劃出一套“自選動作”。
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胡強強表示,三明醫改經驗為我國深化醫改蹚出了路子、樹立了典型。近年來,國家衛健委總結提煉三明市深化醫改經驗,在全國全面推廣。
以下是福建省內三明醫改經驗的案例分享:
福建龍巖市:
如何實現“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
龍巖市是福建省首批四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之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修洪介紹,2021年,龍巖市長汀縣被確定為首批國家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3年多來,龍巖積極推進試驗區建設,采取多項措施,持續深化基層醫改,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共享。
比如,龍巖市從市級層面出臺十條舉措,給予財政、編制、人事、醫保等方面支持,將試驗區建設范圍延伸至全市。
在優化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方面,龍巖市綜合考慮區位和服務能力因素,在全市確定30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對標二級醫院服務能力展開建設,并由縣域次中心托管周邊的衛生院,形成梯次帶動格局。
為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龍巖市開展市縣學科一體化建設。市級醫院選派132名醫生常年駐縣幫扶;縣級醫院在縣域次中心延伸建設特色專科,共建聯合病房;再由衛生院延伸舉辦村衛生室,推行“縣統、鄉聘、村用”,落實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招聘計劃等。
為拓展“三醫”協同發展,龍巖市委、市政府創新了“治理機制”。包括組建由分管副市長牽頭,衛健、醫保、市場監管、財政部門負責人共同組成“五人小組”,實行定期會議機制,會商解決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藥品耗材集中采購等問題。今年以來,龍巖市在全面落實國家和省級集采的基礎上,開展3類耗材的市級集采,平均降幅達36.11%。
該市的“三醫”部門領導還采用交叉任職制度,市醫保局局長兼任市衛健委的黨組副書記。
為實現“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泉州市安溪縣的答題思路是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基于安溪地域廣(30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百萬、鄉鎮分散等一系列特點,該縣組建“兩個總院”,分別下轄13家、12家鄉鎮衛生院作為分院,通過總院帶分院,促進全域醫療水平提升,形成全縣“一盤棋”。
迄今,兩個總院累計下派2.7萬人次到基層開展坐診,指導幫扶基層開展新的技術項目,建立“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機制。患者在基層開單結算后,可直接到總院檢查,享受三級醫院服務,單次可節省約30%的檢查費用。
此外,安溪縣主要行政村配置了心電圖機,數據能上傳至縣級診斷中心,由后者負責診斷、指導先期救治、安排轉診。這一模式已成功救治多名胸痛患者。
福建泉州市:
4個重點,增強人才黏性
在“十三五”時期,泉州深入學習三明醫改經驗、施行“三醫”聯動改革,迄今成果顯著。
在本次發布會上,泉州市委書記張毅恭介紹,泉州把醫改列入“一把手”工程,納入全面深化改革和績效考核統籌推進。在推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方面,采取多方面措施,減輕患者負擔、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迄今,該市累計開展4批次14個品種市級醫用耗材聯合帶量采購,平均降價超60%,每年節省藥品、醫用耗材費用合計15.13億元。
泉州市還借鑒三明的改革路徑,將集采改革形成的空間,同步用于調價。
2021年至今,泉州先后調整19批次1241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帶動公立醫院收入結構優化,2023年醫療服務收入占比36.63%,比2020年提高3.55%。同期,當地全面推行多元復合式收付費方式,分7批次實施511個按病種收付費改革,對符合條件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覆蓋”。
近年,泉州還專門設立衛生健康高層次人才引聘與高素質人才培育“雙行動”,重點有4方面:
一是編制創新、解決衛生技術人員編制緊缺問題。2016年起,泉州積極探索“規模控制、按時合編”管理方式,動態核定人員的總量。2017年起,11個縣(市、區)全部建立“醫學人才編制池”。2023年,進一步開展公立醫院人員總量控制備案管理試點,為引才提供用編保障。
二是解決高層次人才結構問題。包括允許公立醫院自主招聘,通過綠色通道、“泉醫回歸”行動等引聚人才,實行科室行政主任、執行主任“雙主任制”,給予適崗人才匹配待遇。2023年,泉州召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與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聘任9位泉州籍名醫顧問。
三是政策激勵,解決人才黏性問題。比如對前置引進的醫學博士,給予安家補助30萬元,對全職引進的省級高層次人才團隊,最高補助達300萬元。目前,全市衛生技術人員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占5.81%,入選市級高層次人才2666人。
四是解決人才發展的經費問題。“十四五”以來,泉州僅市財政就投入超1億元,補助公立醫院科研,支持對接“國家隊”優質資源;另投入約1.2億元補助衛健人才,支持市屬公立醫院和基層人才引育。通過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當地診療服務水平逐步提升,2023年出院患者的滿意度達92.82分,同比提高0.99分。
泉州市安溪縣基于上述人才機制,也探索出自己的做法。縣委書記吳毓舟表示,安溪縣探索公立醫院院長公開競聘機制,面向全國、全省公開競聘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院長14名,實行目標年薪制,院長年薪由縣財政支付,進一步體現政府辦醫責任。對于引進的高學歷、高技能人才,縣財政給予每人18萬-48萬元工作津貼。
目前,在安溪縣衛生技術人員中,共有碩士及以上學歷157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37人,已建立科研工作室2個、名醫工作室26個。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