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百時美施貴寶(BMS)公布2024年H1業績,上半年總營收240.66億美元(+7%),其中Q2營收為122.01億美元(+9%)。研發投入55.94億美元,同比增長22%。
BMS將公司產品劃分為兩大類:Growth Products(增長產品)和Legacy Products(成熟產品)。其中增長產品矩陣貢獻103.88億美元(+13%),占BMS上半年營收的43%;成熟產品矩陣收入136.78億美元(+2%),占BMS上半年營收的57%。從疾病領域來看,腫瘤業務、血液學疾病業務和心血管疾病業務是BMS的主要營收來源,分別貢獻了66.33億美元、68.60億美元和73.59億美元的收入,占BMS上半年總營收87%。腫瘤業務中,Opdivo(納武利尤單抗)、Opdualag(納武利尤單抗+瑞拉利單抗)以及Yervoy(伊匹木單抗)3款產品貢獻了61.19億美元的收入,占BMS上半年總收入25%。其中,Opdivo(納武利尤單抗)收入44.65億美元(+3%),增長已處于平臺期。不過,BMS已開發了納武利尤單抗的皮下注射劑型,該產品將于2024年12月29日前迎來FDA的審批決定。相比于靜脈注射劑型,皮下注射劑型可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也可以提高醫護人員的便利性。目前,全球市場內并無PD-1單抗的皮下注射劑型上市,BMS有望摘得頭籌并為納武利尤單抗的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此外,BMS還在財報中透露,決定終止開發已進入III期階段的CD3/BCMA雙抗Alnuctamab。BMS發言人表示,公司希望將管線集中在“最適合開發的資產”上,并優先考慮投資能夠為“患者和股東帶來最高回報”的機會,而Alnuctamab 不再符合這些標準。Alnuctamab于今年5月啟動了首個III期臨床試驗(NCT06232707),但該試驗已于5月31日終止,原因登記為業務目標發生變化。其實,CD3/BCMA雙抗賽道競爭已趨于激烈。目前,全球已有兩款CD3/BCMA雙抗獲批上市,而再生元的CD3/BCMA雙抗Linvoseltamab也已提交上市申請。BMS的競爭對手除了這3款產品還包括同樣處于III期階段的TNB-383B(艾伯維)。血液學疾病業務中,Revlimid(來那度胺)和Pomalyst/Imnovid(泊馬度胺)兩代度胺類產品創造了48.46億美元的收入。來那度胺曾是BMS管線中的百億美元級“重磅炸彈”,但其核心專利已于2019年到期,其銷售額也在仿制藥于2022年進入市場后迅速跌落。泊馬度胺是來那度胺的接棒產品,其年銷售額在2020年突破了30億美元,但該產品的增速自此以后便趨于平緩,至今未突破40億美元門檻。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泊馬度胺的全年銷售額可能還是不會有明顯突破。心血管疾病業務中,Eliquis(阿哌沙班)作為支柱產品,為BMS創造了71.36億美元(+8%)的收入。不過,阿哌沙班即將面臨仿制藥的威脅——其核心專利將于2026年到期。目前,BMS的兩大拳頭產品Opdivo和Eliquis均將在2-3年后面臨“專利懸崖”的威脅,而BMS也在搜羅高潛力的在研產品為其補上缺口。在上個月的高盛2024年全球醫療保健會議上,BMS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r Boerner也表示,一旦有合適的交易標的便會考慮出手。自2023年至今,BMS已投擲重金達成多項BD交易,其中包括41億美元收購核藥公司RayzeBio、140億美元收購神經科學領域公司Karuna、48億美元收購Mirati、84億美元引進百利天恒HER3/EGFR雙抗ADC等大額交易。今年上半年,BMS也已出手一次。2024年4月,BMS與Repertoire Immune Medicines達成了開發用于治療自免疾病的疫苗的合作協議,交易總金額為18.65億美元。展望2024年,BMS將營收增長率由此前預測的低個位數增長調整為低個位數范圍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