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2022年數據顯示,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癥,也是導致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國,2022年乳腺癌新發病例數達35.7萬,死亡病例數達7.5萬,分別占全球病例數的15.5%和11.2%。乳腺癌患者中,2/3為激素受體陽性(HR)患者,內分泌治療可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雖然內分泌治療提高了生存率,但其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包括與阿爾茨海默病和相關癡呆癥[ADRD]發生風險的潛在關聯)尚不清楚。
近日,發表于JAMA Network Open的一項新研究結果顯示,內分泌治療乳腺癌與晚年患阿爾茨海默病和相關癡呆癥的發生風險降低7%有關,且這種關聯與年齡和種族相關。
論文指出,對于65歲及以上女性乳腺癌患者,在進行內分泌治療時,臨床醫生應考慮不同因素對患者的影響,比如年齡和藥物類型等。
這是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基于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SEER-Medicare關聯數據庫的綜合數據集,研究人員納入了2007至2009年18808例乳腺癌女性患者進行數據分析?;颊吣挲g在65歲以上,在確診前并未罹患ADRD且未接受過內分泌治療。內分泌治療暴露定義為初次確診乳腺癌后3年內至少使用過一種內分泌治療藥物,包括:1)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如他莫昔芬和雷洛昔芬;2)芳香化酶抑制劑(AIs),如阿那曲唑、來曲唑和依西美坦;3)選擇性雌激素受體降解劑(SERD),如氟維司群。
研究人員經過平均12年的隨訪后發現,在18808例患者中,有12356例患者(65.7%)在確診后三年內接受了內分泌治療(內分泌治療組),6452例(34.3%)未接受內分泌治療(非內分泌治療組)。其中,內分泌治療組患者確診乳腺癌時的平均年齡為75歲,而非內分泌治療組為76歲。
分析結果發現,在隨訪期結束時,有2926例(23.7%)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患者和1802例(27.9%)未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患者罹患ADRD。隨訪期間共有5038例(26.8%)患者死亡,其中內分泌治療組有3262例(26.4%),非內分泌治療組有1776例(27.5%)。
接受內分泌治療與ADRD發生風險降低7%相關(HR,0.93;95% CI,0.88-0.98;P=0.005)。
分析使用的具體內分泌治療藥物類型發現,使用AIs藥物(AI: HR, 0.93;95% CI, 0.88-0.99; P=0.02)和SERM藥物(SERM: HR, 0.89;95% CI, 0.81-0.96; P=0.005)均與ADRD發生風險降低相關,且具有統計學意義。此外,未觀察到使用SERD藥物與ADRD發生風險降低之間存在關聯(HR, 0.37;95% CI, 0.13-1.05; P=0.06)。
亞組分析顯示:
內分泌治療與ADRD發生風險之間存在年齡變化的關聯(內分泌治療與年齡組,P < 0.001)。其中,ADRD發生風險降低在65~69歲年齡組中尤為明顯(HR,0.48;95% CI,0.43-0.53),且隨著年齡增長,這種關聯逐漸減弱。值得注意的是,當患者年齡在80歲及以上時,內分泌治療與ADRD發生風險變為呈正相關,即接受內分泌治療后ADRD發生風險增加(HR,1.40;95% CI,1.29-1.53)。此外,亞組分析結果還提示,這種關聯性在不同族群中存在差異性。
總之,該研究證實了內分泌治療與新確診的乳腺癌患者(65歲及以上)ADRD發生風險降低之間的關聯,以及年齡、種族等因素對內分泌治療和ADRD發生風險的重要影響,強調了在解決乳腺癌相關ADRD發生風險的因素或制定預防措施時,需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因素的影響。
但研究團隊也指出,雖然該研究結果為65歲及以上乳腺癌人群的治療提供了有價值的洞見,但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來驗證在不同人群中觀察到的這種關聯,并闡明觀察結果的潛在機制。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