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FDA外周和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咨詢委員會(PCNS)就禮來的Donanemab用于治療早期癥狀性阿爾茨海默病(AD)的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召開的會議結果出爐。委員會以11:0的票數一致贊同Donanemab的有效性,且一致認為其獲益大于風險,并認可試驗數據顯示的Donanemab對早期記憶喪失的患者有效。
穿過荊棘,Donanemab迎來勝利曙光
Donanemab是禮來研發的一款新一代Aβ單抗,可與β淀粉樣蛋白亞型N3pG結合,從而促進患者大腦中淀粉樣蛋白斑塊的清除。
此次PCNS的討論,主要基于禮來 III 期TRAILBLAZER-ALZ 2研究的結論。這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Donanemab在早期癥狀性AD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總體人群(n=1736)中,與安慰劑組相比,Donanemab組患者的iADRS評分和CDR-SB評分的下降速度分別減緩了22%和29%。
安全性方面,Ddonanemab組有24%患者出現淀粉樣蛋白相關影像學異常-水腫(ARIA-E),6%患者出現有癥狀的ARIA-E;Donanemab組有31.4%患者出現腦微出血和淺表鐵質沉積(ARIA-H),安慰劑組為13.6%。
一致性的投票結果,增加了donanemab獲批上市的可能性。FDA通常在咨詢委員會召開后1-2個月做出監管決定,如果獲得批準,donanemab將成為美國市場上第二種治療AD的藥物(第一種為渤健/衛材的Leqembi)。
值得一提的是,donanemab一路走來十分坎坷。2021年10月,禮來曾基于II 期臨床試驗 TRAILBLAZER-ALZ的結果,向FDA遞交donanemab用于早期阿爾茨海默病加速批準的上市申請,該試驗評估了donanemab 在早期癥狀性AD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不過2023 年 1 月,FDA 以患者數量不足的原因,發出了CRL。FDA稱提交臨床試驗中提供的至少 12 個月藥物暴露數據的患者數量有限,要求禮來公司提供至少100名接受了至少 12 個月的持續donanemab治療的患者的數據。
在禮來完成了III 期臨床試驗 TRAILBLAZER-ALZ 2后,于2023年5月再次遞交上市申請,FDA原計劃在今年第一季度對該上市申請做出決定,然而由于需要深入討論 donanemab的幾個核心問題,FDA決定召開專門委員會會議。
此次一致性投票結果,是donanemab取得的又一大重磅進展,意味著donanemab 在將來的上市審批或許會有較好的前景,FDA 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做出決定。
Donanemab柳暗花明背后,Aβ蛋白假說遭質疑
AD作為一種難治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已是目前照護成本最高昂、負擔最重的疾病之一。由于AD致病機理復雜,多年來,這一領域藥物研發折戟者眾多。如輝瑞的Bapineuzumab、Mitsubishi Tanabe Pharma的Encenicline、TauRx的TRx0237、默沙東的Verubecestat等產品均折戟于此。
直到2021年,渤健的Aducanumab被FDA加速批準上市,但后因有效性及安全性相關問題商業化失敗。2023年1月,渤健/衛材的Lecanemab(侖卡奈單抗,商品名:Leqembi)獲FDA加速批準上市,打破了AD領域長達十幾年的沉寂。
未來,若Donanemab順利獲得批準,其將與Lecanemab形成直接的市場競爭態勢。值得一提的是,兩款產品均屬于Aβ(β-淀粉樣蛋白)假說流派,這是目前AD領域的主流理論,其認為AD的形成過程為:淀粉樣前體蛋白(APP)經酶異常切割形成Aβ,Aβ過量產生或清除不足,則聚集形成寡聚體,寡聚體進一步發展為原纖維,最終形成淀粉樣斑塊,該斑塊具有一定毒性,影響神經細胞正常功能,最終致使AD形成。
Aβ假說雖是AD領域的主流理論,但也一直遭受質疑。就在6月5日,Science 發布重磅新聞:阿爾茲海默病發病機制領域的奠基性研究涉嫌圖像造假。這一調查經歷兩年后,論文通訊作者終于承認論文圖像涉嫌造假,并同意撤稿,目前該研究已被引用近 2500 次,是目前撤稿前被引用最高的論文,可以說這篇奠基性論文將大部分AD的研究引向這一方向。
具體來說,論文中介紹了一種可以溶解在體液中的 Aβ 亞型:Aβ*56,與其他寡聚物相比,Aβ*56的分子量相對較大。研究人員分離了Aβ*56并將其注射到健康小鼠體內,之后,健康小鼠回憶簡單、以前學過的信息的能力急劇下降。
這一發現讓科學界沸騰不已,這是首次將Aβ蛋白中的某項物質直接與AD聯系起來。然而不少業界大咖在嘗試在人體中尋找Aβ*56時,大都失敗了。反復的失敗,讓科學家開始質疑這篇論文的真實性。2022年7月,science雜志發表了一篇調查報告,直指該研究涉嫌造假。報告提及,研究者在論文中發現了明顯被修改或重復的圖像。
然而直到今年,該研究通訊作者才承認論文圖片造假事實。多年來,它究竟影響了多少人相信和投入 β 淀粉樣蛋白斑塊研究,不得而知。
不過也有人指出,Aβ*56只是Aβ蛋白中的一種,不能因Aβ*56研究造假而全盤否定Aβ假說。而且兩款Aβ機制藥物的臨床試驗成功起碼部分地支持了Aβ假說。
據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世界社會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全球約331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癥,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2.42億。然而1998-2017 年,AD藥物的研發成功率僅有2.7%。
強勁的臨床需求與"貧瘠"的獲批藥物形成強烈反差,因此不少藥企在這一大藍海賽道前赴后繼。聚焦國內,先聲藥業、恒瑞醫藥、喜鵲醫藥、康緣藥業等均有布局,未來誰將研發出開創性的藥物,阿爾茨海默病市場在等一個答案。
參考來源:
1.https://www.fda.gov/advisory-committees/advisory-committee-calendar/updated-public-participation-information-june-10-2024-meeting-peripheral-and-central-nervous-system#event-materials.
2.AAIC 2023 - Acumen's new amyloid approach impresses,Evaluate Vantage
AAIC 2023 News Highlights,AAIC.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