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K在經歷了拆分消費者保健業務和一段時間的調整后,2024年重拾了市場信心,股價一直保持著直線增長的趨勢。
然而,一場困擾GSK七年之久的訴訟再起波瀾。
6月3日,葛蘭素史克(GSK)在倫敦市場,早盤一度大跌9.8%,創下2022 年 8 月以來最大跌幅,一日蒸發掉80億美元市值(約580億元人民幣)。
GSK的暴跌,是因為美國特拉華州法官Vivian Medinilla作出一項重要裁決:批準超過七萬起針對Zantac的訴訟(指控該藥物致癌)繼續審理,并進入陪審團審判,陪審團可以聽取專家對Zantac造成的潛在健康風險分析。有業內人士稱,GSK可能要掏出20億美元,約145億元人民幣,才能解決索賠。
而葛蘭素史克表示不同意該裁決,并將立即上訴。
GSK上一次股價暴跌在2022年,同樣與Zantac訴訟案有關。自2019年Zantac卷入致癌風波被召回后,GSK、賽諾菲、輝瑞等Zantac生產制造商深受訴訟困擾,已經力砸數筆高昂的裁決、和解及訴訟費用。據外媒報道,年初,GSK曾處理了多起訴訟案件,但沒想到,更大的麻煩還在后面。
Zantac風波的由來
胃灼熱治療藥物Zantac(通用名:雷尼替丁)是一種常用于治療和預防胃灼熱以及與胃酸過多相關的病癥的藥物。
Zantac 自 1983 年以來一直在市場上銷售,最初由GSK公司制造,但公司后續又與輝瑞、勃林格殷格翰、賽諾菲等藥企達成了相關商業合作。
事件的起因是Zantac中的活性成分雷尼替丁被發現在某些條件下可能會降解,生成一種名為NDMA(N-亞硝基二甲胺)的潛在致癌物。
“患者通過每片藥片消耗了超過300,000納克的NDMA”。“NDMA的可接受水平僅為每天96納克。服用一片 Zantac 意味著服用 NDMA 推薦劑量的 3,000 倍!
即使食用量非常少,NDMA也會導致嚴重疾病。再加上 Zantac 影響腸道健康,包括吸收膜的滲透性。
經研究發現,在雷尼替丁類藥品中發現了已知的癌癥致病原,繼續使用將會使服用者面臨著極高的患癌風險。
起初,只是在樣品中發現了少量的二甲基亞硝胺(NDMA 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與結腸直腸癌和子宮癌風險增加有關。
少量的NDMA并不一定非常危險,但是FDA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NDMA 可以逐漸增加達到較高的水平,特別是持續服用時,患癌癥的風險要高很多。出于這種擔心,FDA決定全部召回雷尼替丁類藥品。
這一發現引發了全球范圍內對Zantac的召回,并導致包括葛蘭素史克在內的多家制藥企業的市值大幅蒸發。
2022 年,與該藥物相關的公司在幾天內損失了總價值 400 億美元,而摩根士丹利發布的一份分析師報告估計潛在負債高達 450 億美元。
至此以后,雷尼替丁面臨的爭議持續不斷,涉及如賽諾菲、葛蘭素史克、勃林格殷格翰、輝瑞等眾多藥企,并且持續多年。
GSK的回應
對于最新的裁決,GSK立即發布了公告回應。
GSK在公告中擺明了強硬態度:不同意這樣的裁決方式,并將立即向特拉華州最高法院尋求上訴。GSK要求駁回動議,并要求提出額外的辯護、案件的分割和索賠人的使用證明,此外,GSK還將進入個別案件審判階段。
Zantac訴訟,到底會迎來什么樣的結局,何時迎來終局,目前看來似乎還要在非常漫長的時間之后才可知曉。但深陷訴訟中的藥企,要付出實際的資金及經歷去應付,而一點風吹草動,在資本市場上帶來的就是股價波動。
現在是GSK調整的關鍵時期,亟待提振業績,也亟需看到調整成效,GSK投資者也需要看到更多信心。
因藥品生產質量問題,GSK不止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例如在2022年,NMPA發現GSK對出口中國的度他雄胺軟膠囊未按照注冊標準進行逐批、全項檢驗,且在微生物污染風險防控方面存在不足,對此,國家藥監局決定立即暫停進口、銷售、使用這款藥物。
而說回Zantac訴訟本身的“罪魁禍首”——N-亞硝基二甲胺(NDMA),其實,Zantac并不是唯一因NDMA污染而被召回的藥物,此前,纈沙坦、氯沙坦和二甲雙胍等產品,就因一些批次中因這類物質檢測呈陽性,而被召回。
2018年,纈沙坦和氯沙坦鉀因為雜質問題,而震動了整個制藥行業。其中,一家本土大型藥企,也因此深處于輿論漩渦。
輝瑞2.5億美元和解
5月下旬,輝瑞公司已同意支付2.5億美元,以解決10,000多起與美國現已停產的胃灼熱藥物Zantac(法莫替丁)抗酸藥相關的癌癥風險訴訟。
通常,達成和解是讓投資者放心并避免可能曠日持久且代價高昂的訴訟的一種手段。
確切的和解金額尚未最終確定,因為它是以每個原告為基礎計算的,部分取決于律師事務所收集的關于服用Zantac的人使用年限的數據。
盡管有關所有這些案件的協議涵蓋了美國各地的州法院,但它們并沒有完全解決輝瑞公司對Zantac索賠的風險敞口。以及數以千計的其他原告尚未與輝瑞達成和解,包括強加給人們的COVID疫苗很可能最終也會出現在這個不幸的名單上。
另外,法國制藥商賽諾菲(Sanofi)在今年3月和解了特拉華州以外所有針對它的4000起案件,總計支付了1億美元,或每個原告約2.5萬美元。
賽諾菲1億美元和解
4月下旬,根據彭博社消息,賽諾菲將向大約4000名提起訴訟的原告支付1億美元(每人約2.5萬美元),這些原告稱賽諾菲未能警告用戶其胃灼熱藥物Zantac(雷尼替丁)可能導致癌癥。本月初,有關該協議的消息浮出水面,但沒有包括和解金額。賽諾菲三周前承認了和解,但拒絕說明和解的規模,畢竟賽諾菲的發言人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正如我們之前所說,賽諾菲協議的財務條款是保密的。”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賽諾菲和Zantac的另一家賣家GSK是否有望支付類似的人均金額,以使自己免于在特拉華州的訴訟。據統計在特拉華州,約有7.5萬起Zantac案件被合并,其中約有2萬起針對賽諾菲。除了那些在特拉華州注冊成立的索賠,兩家公司最近的和解解決了美國其他州的大部分索賠。
投資者對彭博社的報道反應積極,因為它似乎減輕了人們的擔憂,即使兩家公司將不得不支付更大的金額來解決這些案件。周一下午,賽諾菲的股價上漲了1.7%,GSK的股價上漲了2.3%。
這兩家公司和其他面臨Zantac訴訟的公司包括BI和輝瑞,在2022年獲得了巨大的勝利,當時佛羅里達州的一名地區法官駁回了支持Zantac致癌說法的科學依據。該裁決將制藥商從佛羅里達州法院合并的約5萬起聯邦案件中解脫出來。
結語
2022年的雷尼替丁事件使相關企業在一周內蒸發了400億美元的市值。NDMA對藥物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除了賠償以外,如何減少對患者的影響,如何減少對藥企自身的損失也是要持續關注的。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