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富含蛋白質的飲食像阿特金斯和里歐一樣普及,但新的研究表明,向相反的方向引導可能是明智的,特別是當它涉及到癌癥的風險。在新的研究中,高蛋白質飲食的中年人和與他們相對的人相比,有明顯增加的死于癌癥的風險。但是,一如既往,有警告:來源于動物的蛋白質—肉類和奶制品--是主要的風險,而植物蛋白似乎更“安全”的。而對年齡在65歲以上的人,規則似乎是不同的。
那么,我們改怎么做?
“有一種誤解,因為我們都吃,所以了解營養很簡單,”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長壽研究所的主任研究作者Valter Longo說。“但問題不在于一定的飲食能否讓你在三天得到足夠的供給,而是它能幫你存活到100歲嗎?”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組跟蹤超過6300個50歲以上的成年人,來看高蛋白、中蛋白和低蛋白飲食對長壽有什么效果。高蛋白飲食被定義為一個人的日常卡路里的20%來自蛋白質,中蛋白飲食有10% - 19%的熱量來自蛋白質,低蛋白飲食的熱量由不到10%的蛋白質構成。在研究中,人們平均吃16%的蛋白質,其中三分之二來自動物--相當典型的美國飲食,作者說。
調查結果十分有趣:年齡在50 - 65歲的人群吃高蛋白飲食,有四倍的可能更容易死于癌癥--這是幾乎是相當于吸煙的風險,作者說—與那些吃低蛋白飲食的人相比。甚至那些吃中蛋白飲食的人也有三倍的可能死于癌癥。吃高蛋白飲食的人75%更有可能死于任何原因,包括三倍可能死于糖尿病。研究團隊計算出,減少蛋白質攝入,從中蛋白飲食到低蛋白飲食會使死亡的風險降低21%。
有趣的是,當考慮到蛋白質的來源時,事情改變了一點。動物來源的攝入量被去掉時,死亡風險顯著降低:換句話說,植物性蛋白質似乎并沒有出現動物蛋白質同樣的問題。
“大多數美國人吃了他們本身所需的的兩倍多的蛋白質,看起來最好的變化將會是降低的每日攝取的所有蛋白質尤其是動物蛋白質,Longo說。但在減少蛋白質方面不要走極端;你可以很快從受保護走向營養不良。”
為什么蛋白質和癌癥有聯系?蛋白質攝入量影響生長激素IGF-I的水平,這不僅影響健康細胞的生長,也可以促進癌細胞的生長。事實上,在最近的研究中,研究小組發現,IGF-I每增加10 ng / ml,吃高蛋白飲食的人比低蛋白飲食的人更有9%的可能死于癌癥。
這種生長激素機制似乎是限制熱量飲食的原因,已被證明在某些物種中能增加壽命,包括,有可能,人類。
但是,有更多的警告。IGF-I水平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特別是在65歲之后,這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失去肌肉張力、變得脆弱的部分原因。當前的研究也證明了:當團隊觀察年齡超過65歲的人時,他們吃的蛋白質越多,反而降低了死亡的風險。
因此蛋白質的問題是復雜的,需要更多的研究。
但Longo說,又目前的研究引起的建議,與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醫學研究所相一致。Longo告訴我說,一般人應該堅持植物性蛋白質和/或保持盡可能接近0.36克蛋白質每天每磅體重。這對于一個150磅的人大約為54克蛋白質每天。。。然而,低于這個會是有害的。
所以,觀察蛋白質的攝入量可能是明智的,至少在中年。在任何年齡,吃植物性飲食可能都是聰明的,因為一個又一個的研究顯示了幾乎無可爭議的對健康的好處。
“幾乎每個人在某些時候都要有一個癌細胞或前細胞,” Longo說。“問題是:它會繼續發展嗎?結果是,決定它繼續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是蛋白質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