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云南白藥修改補充藥品配方一事依然沒能消除消費者的隱憂。此前,云南白藥一直以“涉及國家秘密技術可不公開”為由,拒絕在其說明書中標明涉嫌毒副作用的配方。
專家指出,這一事件的背后根源在于醫藥市場監管滯后。據了解,中醫藥立法已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在保護國家秘密技術和保障消費者知情權中探尋解決之策,還需直面中醫藥發展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建立制度保障和法律規范。
修改補充配方為何難消輿論風波
圍繞云南白藥是否含毒的爭議并不僅限于近日。在2003年、2009年和2010年,先后有三起案例指向云南白藥所含有毒成分導致中毒,也曾引起輿論關注。但云南白藥集團以“涉及國家秘密技術”為由拒絕提供配方。由于核心證據缺失,法院均將訴訟駁回。
記者了解到,自1956年以來,云南白藥的配方、工藝確實被國家確定為國家秘密技術。對于此次“涉毒”風波,云南白藥稱,藥品配方中草烏所含烏頭堿類物質的毒性已在加工過程中得以消解或減弱,產品安全有效,新的說明書中也標明藥品含有草烏,其余成分略。
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云南白藥作出回應和修改,許多消費者仍然表示難以吃下“定心丸”。除了云南白藥,近些年來,同仁堂的牛黃解毒片和牛黃千金散、漢森制藥四磨湯等中成藥也曾因使用一些含毒的藥材而引起爭議,涉事方往往一味回避而不提供具體的科學解釋,消費者的疑惑自然難以消解。
專家認為,在藥品說明書中明確指出成分可以給醫生和患者一些必要參考。
“秘密配方”在海外公布顯雙重標準
早在2010年,有媒體報道稱,云南白藥在美國銷售的產品成分表中,詳細羅列了其配方。
這不免讓消費者發出疑問:為何云南白藥的國家保密級配方卻在海外公布?據業內人士解釋,這源于中外不同的注冊法規,某些國家和地區要求必須公布成分,而在國內,被列入國家級中藥保護品種的處方是可以不公開的。這種雙重標準顯然加重了消費者的質疑。
如何破解“守秘困局”
一邊是中藥企業要保護配方秘密保護自身發展,希望為中藥發展謀求安全環境;一邊是消費者要求知情權、健康權得到切實保障,質疑“國家機密”成為企業公布信息的“擋箭牌”。既要保護國家秘密技術,又要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如何在二者間尋求平衡,“國寶級”的中藥企業似乎已陷入“守秘困局”。
“公布部分毒性配方并不會導致秘方泄露。”孫曉波認為,某些階段的保密是出自保護國家級藥品的知識產權的考慮,但根本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在于申請國際專利,而不是瞞著消費者。
山東大學法學副教授潘昌新認為,藥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關系民眾生命安全,信息公開透明顯得更為重要。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對推進中醫藥還是要靠法律制度建設的意識覺醒得太晚。“中醫藥立法已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而如何立法,考驗著相關部門、學者、法律人士的細致工作。”潘昌新說。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