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人休戚與共的中醫藥,歷經“西風東漸”風潮影響,正在重新聚合力量,將它推向成為國家發展戰略。與此同時,獨特的衛生資源、巨大的經濟資源、原創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重要的生態資源,這一多元價值勢必造就我國在全球競爭中的國家優勢。
兩會上,來自中醫藥領域的代表和委員,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力推中醫藥發展大戰略,一致認為這是站在頂層設計,利于國家、民族和人類。當下,跟進這一超越自我的大戰略,更要在多個層面形成鼎立之勢。
加快中醫藥立法進程
目前,我國與70多個國家簽訂了近百個含有中醫藥內容的政府間協議,有54個國家制定了傳統醫學相關法案,92個國家頒布了草藥相關法案。世界衛生組織倡議將傳統醫學納入各國的醫療保健體系之中。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分析說,國際社會對我國傳統醫藥認識發生了積極變化,特別是一些國家憑借經濟實力與先進技術,對中醫藥進行研發和為我所用,以占據中醫藥技術制高點,爭奪中醫藥知識產權和主導權,欲將中醫藥的理論知識和診療技術方法據為己有。
面對國際“倒逼”態勢,我國現行涉及中醫藥的法律法規,未充分體現中醫藥發展規律和自身特點,未充分考慮中醫藥實際情況,并在一定程度上,非但不能保護反而制約了傳承發展。
張伯禮強調說,民族醫藥已包括在大中醫之中,“爭議”放到學術層面去研討。國務院相關立法研究部門要以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加快對《中醫藥法》審議,及早上報全國人大常委會,確保中醫藥在國內外的重要地位。
尊重中醫藥科學價值
對中醫藥發起的“偽科學”、“假科學”之攻,盡管受到了應有的批評和反擊,但此舉帶來的對中醫科學價值的否定和偏見,至今于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人們對中醫藥科學價值的認識,一些政府部門自覺不自覺的決策或具體政策,形成了對中醫藥宏觀肯定微觀否定的尷尬局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指出,中醫藥整體思維、天人相應、辨證論治等核心理論的科學價值,伴隨著21世紀生命乃至世界科學發生的革命性的深刻變革中,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西方醫學界認可。
以還原論為核心的西方醫學,在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進步下,使之得到快速發展并成為世界的主流醫學。而今當還原論思維面對著復雜科學問題和復雜人體疾病日益顯示出其局限性時,向東方整體系統思維回歸到中國傳統哲學中尋求思想的呼聲正成為眾多世界科學家的共識。
吳以嶺呼吁,站在“中醫的現代化可能引起醫學的革命,而醫學的革命可能要引起整個科學的革命”的高度,充分尊重中醫藥學科自身發展規律,重新審視中醫藥在當代醫學中的推動作用,完整評價中醫藥在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尊重中醫藥整體系統的理論思維優勢,整體發揮理法方藥一體化的組方原創優勢,強化突出系統干預的臨床療效優勢。
提升中醫文化傳播水平
歷經五千年不斷積淀、錘煉、傳承,中醫藥學成為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結晶,與京劇、書法齊名成為三大國粹之一。近年來,隨著中醫藥發展的現代化、國際化,普及與傳播中醫藥文化亦隨即上升到戰略高度,打造一個以文化為載體的中醫藥學的全方位、立體化的展示,已刻不容緩。
全國人大代表、步長制藥總裁趙超認為,構建現代中醫藥博物館,乃是一個能夠體現中醫藥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最佳形象載體。它集收藏、展示、交流、研究于一體,生動地傳遞健康文化與養生知識,增強中醫藥在中國乃至全球的社會影響力。
近年來,各地構建了不少以中醫藥為名的博物館。粗略統計,包括名醫遺址和紀念館、少數民族醫學館在內,約有近50家。而這些場館均局限在各自范疇、多數是立足于自身特色,未能將中醫藥發展史、中醫藥理論、中醫藥現代化等全面系統詳盡的展示。
趙超強調,站在頂層設計,把握國家級中醫藥博物館,強化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突出中醫藥歷史的厚重,體現中醫藥創新的精彩,并組合形成中醫藥歷史、中醫藥理論文化、中藥、中醫藥現代化、中醫藥互動演示、數字中醫藥等博物館6大展示區。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