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全國醫保基金結余過多的問題依舊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對此,該部新聞發言人李忠稱:“醫保基金不存在花不出去的問題。”
醫改專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表示,全國醫保基金結余規模較大,同目前的醫保模式有關。
針對醫保制度改革,李忠指出:“隨著新醫改的逐步推進、保障水平的逐步提高、各項制度的逐步完善,特別是推出大病保險等政策,醫療保險基金現在支出的增幅已經高于收入的增幅。從近兩年的數據看,支出的增幅都高于收入增幅5個點以上。按照這種趨勢,目前的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結余已經越來越接近于6~9個月的標準。”
如何看“巨額結余”
對于全國醫保基金目前累計結余7644億元的問題,李忠分析道:“7644億元乍一聽挺大,但這個結余問題并不是簡單的結余,它可能是結存和統計方法問題。”
李忠表示:“我國醫保制度是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統籌基金要發揮蓄水池的作用,而個人賬戶的錢歸個人所有,是不參加統籌和調劑的,個人賬戶在2012年是2700億元,占結存數的40%左右。”
“這40%的基金是個人賬戶的錢,不存在統籌調劑的問題,也不存在花不出去的問題,還有20%的錢,不能當期就花出去的,是要解決長遠問題的。”李忠指出,“真正的醫保統籌基金結余,大概也就是結存數的四成多一點,剩余的近六成分別為個人賬戶與用于解決關停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障,都是不能‘動’的基金。”
按人社部要求,對于醫保基金結余過多和當期收不抵支的問題,各統籌地區都須妥善解決。如統籌地區因職工工資水平增長等因素,統籌基金收入增幅明顯高于支出增幅,連續2年處于結余過多狀態,可階段性降低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比例或適當提高參保人員醫療保險待遇水平。
“風險金”規模待降
據記者了解,當下中國除了4個直轄市實現了醫保基金省級統籌之外,其余省份“連實現市級統籌的都很少”,很多地區還是縣區一級統籌。
李玲分析說:“由于醫保基金統籌層次過低,基金的抗風險能力相應較低,各地醫保基金需要盡可能多地預留風險金來應對,各地的風險金加起來,就會達到一個比較大的規模。”
此外,從各省份內部來看,醫保基金運行情況差異也很大,結余長期處于不平衡狀態,這意味著“總量結余”較大未必代表各地醫保基金結余量都較大,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
以北京市為例,2011年,北京醫保的當期結余只有不足8億元;至2012年,北京醫保累計結余已經不再增長,進入當期平衡狀態。
截至2012年年底,累計結余只能支持不足5個月的基金支出,而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委規定,醫保基金應留有一定的風險金,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控制在6~9個月支出額最為適宜。
相比之下,北京市的醫保基金結余并不太多,甚至略低于國家規定的結余最適宜范疇,處于結余最低風險下限的警戒線內。
對于北京的管理方式,李玲表示:“從實際運行來看,統籌層次高的地區,醫保基金運行效率也是比較高的,更有助于‘錢花對地方’。因此,要令醫保基金實現高效運行,真正用之于民,就應提高基金統籌層次。”
不過,各地的情況不一樣,醫保基金結余在不同地區的分布也不均勻。
李忠指出:“在一些勞動力流入的大省,由于人員年齡結構的問題,人員構成可能比較年輕,比如深圳醫療保險的支出相對較少,結余比較多。另外一些省份,比如北京、天津,醫保基金收支基本是平衡的。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省份其實已經出現了當期支大于收的狀況。”
目前,我國醫保制度存在的最重要問題是“醫保”和“醫療”之間的割裂,沒有形成合力,甚至互相抵觸。
“醫保的動力是控制費用,而醫療的職責是服務,也就是花費。”李玲指出:“前些年醫保更多的是‘單兵突進’,沒有配合醫療統籌設計考慮;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下一步醫療改革中,醫保和醫療之間應統籌考慮,進行綜合改革。”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