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大小通吃”的時代已經過去,當前醫改的關鍵在于,讓醫生價值得到有效體現。
5月14日,在動脈網舉辦的2019基層醫療創新實踐峰會上,原廣東省衛生廳巡視員、“網紅廳長”廖新波圍繞著新時期醫改形勢與變局,言語犀利又切中時弊地談了他的個人觀點和看法。“醫學界”作為合作媒體,經主辦方和專家本人審核授權發布。
大醫院“通吃”時代一去復返
如今,國家反復提出醫院發展要從規模型向質量型轉變,控制大型公立醫院的規模成了各方共識。
其實2009年新醫改方案出臺時已經明確提出了這一論調。只是很可惜,不少醫院的規模越來越大。其實從醫療發展的規律和國際形勢都表明,我國醫院的規模擴張之勢必須遏制。再加上互聯網思維和未來物聯網的發展,大型醫院會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
數據顯示,我國2013年到2017年,100床以上的醫院有12319家,其中500床以上的醫院有3549家。反觀美國,人口增加的同時,大醫院的數量卻不增反降。同樣有一組數據表明,美國床位數超過500張以上的醫院從1975年的291家降到如今的273家。醫院總床位數從1975年的133萬張,減少到現在的86.8萬張。
美國床位在不斷減少,為什么?美國沒錢辦醫院嗎?不是。而是因為醫生的成本太高,導致醫院的運行成本太高。中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隨著藥品、耗材零加成,醫院人事制度和績效考核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行,越來越多的醫院明白絕不是做得越大越好,可以生存才是硬道理。但怎么生存,是各大醫院頭疼的問題。
毫無疑問的是,大醫院“大小通吃”的時代已經過去,通吃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基層醫療市場大翻盤
目前,政府在加大社區醫院和診所的建設。
以廣東省為例,廣東各級財政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安排了約500億元,推進縣、鎮、村醫療用房、設備配置、人才培訓培養等,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基礎設施條件、提升服務能力。
除了提升基層醫院的服務能力,放開社會辦醫,鼓勵開辦診所也成了大趨勢。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8年末,全國診所新增了1.8萬家。
在政策放松、鼓勵在職醫生辦診所的大潮下,市場發展逐步成熟。這種成熟的市場一定更具公平性。過去我們辦醫很難,審批很難,現在既然放開了,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就辦。
我認為,將來辦醫的大部分人可能都不是醫生,而是一些具有經營頭腦的人。因為醫生是提供自己的技術和服務的職業,醫生自己辦醫院成功的案例很少。但醫生可以在其他平臺上,延續自己的專業服務能力。
盡管我們說,基層醫療的風口來了。但目前醫療診所發展,遠遠沒有達到我們的需求。
直言不諱地講,目前臺灣的基層診所已經進入到了非常飽和且競爭激烈的階段。臺灣目前每平方公里擁有6000個診所,中國大陸最發達地區僅480個,僅從這個平均數來看,診所就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但制約診所全面發展的原因,我認為關鍵在于支付制度。
支付制度影響著診所的發展。因為目前醫保是根據醫院的規模大小定價格,而不是根據醫生的價值。這是一種制約,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國家決心發展基層醫療,這種制約必定打破。
關鍵在于體現醫生價值
如今,分級診療的全面實施,標志著以大醫院為主導的政策導向暫告段落。
其中醫聯體、醫共體的建設成為了分級診療的重要抓手。但我認為,如果適合條件,應該將患者直接送到該去的醫院,而不是局限于醫聯體內,因為任何一個醫聯體都不可能面面俱到。醫聯體內互聯互通上下轉診只是第一步。
我認為,分級診療的關鍵在于院外。美國醫改專家曾詬病我國大部分醫療服務過度依賴于醫院。如今的政策促使我們必須住院才能報銷,醫院才能獲得醫保的份額,病人才可以減少費用。如今國家提出要提高醫保報銷比例,其實醫保報銷比例一定是住院嗎?我認為,應該提高門診的報銷比例,才能促進基層醫療水平服務的提升。
美國洛杉磯的Care More服務模式便是由醫生和非醫生組成的服務團隊,使用醫院的臨床方案開展院外延伸服務。可見,在院外提供服務能力的關鍵仍然是醫生。
要實現分級診療,僅靠行政手段并不足夠,最終要使基層服務能力得到提升,要讓病人看病沉在基層,優質的醫療服務和技術下沉。讓醫生價值得到體現成為了關鍵的一環。
公平競爭的環境,就是不管在院內還是院外,不論是公立醫院還是社會辦醫,醫生到哪里都能實現個人價值。
如今國家政策提出將單位人向社會人過渡,允許一部分醫院自行評定職稱。這一政策實行就意味著以后是認人,認技術,而非認職稱。國家希望通過醫生多點執業和基層能力建設,由市場帶動人員流動。不是鼓勵醫生到基層,而是激勵、吸引醫生到基層。
目前的現狀是基層醫院能力太弱,醫生不愿留在基層,而大醫院編制有限進入又艱難,這無形中加劇了醫療人才的流失。
目前我國醫療服務價格在不斷提高,但距離真正實現醫生價值還有一段距離。
如今,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醫生實現個人價值多了一個渠道和出口。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們有能力的醫生即便人不在基層,技術也可以在基層。醫生的價值仍然能夠通過更簡單的方式去實現,而這與分級診療的大趨勢相符。
來源:醫學界智庫 作者: 子不語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