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在“2019首屆健康長三角峰會”上,前衛生部部長高強圍繞“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談了他的觀點和看法。以下內容由“醫學界”根據高強的大會發言編輯整理。
自從中央提出了“健康中國”戰略以后,我們國家各方面醫療衛生健康產業的發展得到了長足進步,但我總覺得遠遠還未達到理想高度。
理想的高度是什么?就是中央提出來的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38字”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大家都記得很清楚,但做的如何?相差很遠。
▍是以基層為重點嗎?不是
中央提出來要以基層為重點,我們是以基層為重點嗎?不是,是以高層為重點。
我們的醫院越建越大,條件越來越好,設備越來越先進,當然服務水平也越來越高,這是應該的,但一定要和我們的國情相適應,和群眾的負擔能力相適應。醫院建的越來越大,帶來的必然結果是成本越來越高,收費越來越多,國家和群眾的負擔越來越重。
我們最近幾年,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起了覆蓋14億人口的健康保障體系,但坦率的說,群眾反映看病就醫的負擔并沒有減輕,過去完全自費,群眾負擔很重,現在政府報銷了一半多,還是說負擔很重。
當然,從人的心態來講,可能永遠是希望負擔越輕越好,但實際上也有一個原因——費用總額不斷在上升。所以如何把工作重點放在基層,這是一個沒有解決好的問題,真正讓基層強起來,使90%的健康服務留在基層,這是一個大課題。
▍預防的缺陷
我們講預防為主,但我們的預防為主多年來一直停留在對傳染病的預防為主上,非傳染病、慢性病的預防誰來做?好像沒多少人做,我們的疾控中心好像也不控這些。
高血壓誰來控?糖尿病誰來控?只有靠自己,這是一個缺陷。
2007年統計的全國到醫院看病的人數,一年28億人次,去年超過80億人次。中國人的健康水平下降了?是得病的人數增加了?還是我們的醫療服務體系刺激了人們的健康消費?這都需要研究。
總之,醫院的病人越來越多,不是好事;醫院的收入越來越多,不是好事;人們吃藥越來越多,更不是好事。
西方人的觀念,是藥三分毒,人家不怎么吃藥的,發燒也不吃藥。我們會說但不會做,我們把吃藥當作福利,不吃好像吃虧了一樣,就算不吃也要取回家。一定要扭轉這些觀念問題。
▍中西醫并重了嗎?沒有
中西醫并重講了很多年,并重了嗎?沒有,西重中輕的傾向越來越嚴重。
過去很多綜合性醫院都有中醫科,現在很多都沒有了。而中醫醫院采用西醫辦法的越來越多,也動手術,也核磁共振,這還是中醫嗎?
我問過很多中醫院院長,你們來自中醫的收入能不能達到30%?他說10%都達不到。這樣的中醫院我們辦它干什么?
要辦中醫就辦成真正的中醫,也不是完全排斥西醫。我們講中西醫結合,但一定要堅持中醫特色,才能為中醫藥的振興、發展、繁榮提供空間和園地。
▍健康不能靠醫生
中央提出的新的衛生健康方針中,有兩句話最重要,一句是“將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這是體現“健康中國”戰略的一個核心。各方面工作、政策都要為健康服務,凡是有利于健康的要極力推進,影響健康的因素盡量排除。
這句話講了幾年了,但落實起來相當不容易。別說其它各部門的政策是不是融入了“健康”,就是衛生部門自己的一些規劃政策,是不是都是有利于促進健康的?也未必。
還有“人民共建共享”,這六個字至關重要。健康不能完全靠醫生,甚至說的絕對一點,健康不能靠醫生,你找醫生的時候,說明你已經不健康了。
我一年到醫院去一次,做體檢,我不找醫生,這說明你健康,天天找醫生,你還健康嗎?醫生只能幫你恢復健康,但解決不了你健康的問題??空l?要靠自己。
共建之后就是共享了,一般來說,隨著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制度建設,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共享,但也沒有完全共享。
最近有個提法我不懂,叫“大病眾籌”,我們有“大病統籌”,就是在醫保資金里面劃出一塊專門保大病。“大病眾籌”什么意思?我不提倡這種東西,這是不規范的,不是制度化的,很容易出現騙局。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