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2年中國與中亞五國建交以來,中國與中亞地區的商品貿易增長迅猛,貿易額從1992年的4.6億美元增長至2012年的459.4億美元,增幅近百倍。中國正迅速成為所有中亞國家的頭號貿易伙伴。
中國與中亞地區的醫藥貿易也飛速增長,2012年貿易額達到2.29億美元,出口額達1.76億美元,其中西藥類產品出口額9027萬美元。2013年1~8月,我國對中亞地區的醫藥貿易額達1.61億美元,同比增長10.01%,出口額達1.23億美元,同比增長6.28%,其中西藥類產品出口6615萬美元,同比增長10.68%。
經歷兩個增長高峰
我國與中亞地區的醫藥貿易往來頻繁,中亞地區也是我國醫藥產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之一,出口額占貿易總額的76%以上。
中亞五國獨立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工業體系陷于癱瘓,制藥工業相對落后,醫療設備生產能力幾乎為零,對中國醫藥產品的需求相當旺盛。2003年,商務部開始在哈薩克斯坦舉辦中國商品展覽會,北京雙鶴藥業、深圳邁瑞等醫藥企業開始開拓中亞市場。
我國對中亞地區的醫藥出口貿易增長歷程中存在著兩個高峰:分別在2008年和2011年。
2008年,中國對中亞醫藥出口增長達到了第一個高峰,同比增長率達32.36%。但在2009年和2010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漸顯現,中國與中亞地區的醫藥貿易受到波及,出口增幅顯著下滑。2011年,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發動機,中國與中亞地區的醫藥貿易亦從金融危機的陰霾中走出,出口貿易達到了第二個增長高峰,同比增長率達32.34%,幾乎與2008年持平。
西藥類產品一直占據著我國對中亞醫藥出口的半壁江山,占比從未低于50%。隨著醫藥出口的起起伏伏,西藥類產品的出口增長也分別創出2008年的29.44%和2011年的28.28%兩個增長峰值。
但隨著2012年全球經濟形勢的低迷和不確定影響因素增多,中國對中亞地區的醫藥出口增速又出現放緩。進入2013年,中國對中亞地區的醫藥出口增長仍維持在較低水平,但從6月份開始,增長曙光初現,醫藥出口額從前期的負增長反彈至20%左右的正增長,西藥類產品出口增長率也在7月份攀爬到54.73%的高位。
西藥類為出口發動機
2013年1~8月,我國西藥類產品對中亞地區的出口主要集中于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兩國,金額分別為3425萬美元和1934萬美元,占比分別達51.78%和29.24%,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6.31%和15.84%,在對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出口負增長,對塔吉克斯坦出口微增長的情況下,為我國西藥類產品對中亞地區總體的出口增長恢復立下了汗馬功勞。
其中原料藥、西藥制劑、生化藥幾乎平分秋色。原料藥主要類別為其它西藥原料、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和氨基酸類;其它西成藥、頭孢菌素類藥品和青霉素類藥品占據西藥制劑大類出口前三甲。依照出口海關編碼來看,出口額較大的西藥品種以其他已配定劑量的制劑、蛋白胨衍生物表現最突出,出口均超過千萬美元,二者合計占據了西藥出口額的44%,出口增長率分別為14.01%和35.56%。活性酵母、有機硫化物、檸檬酸表現次之,出口額也在200萬美元以上。
1~8月,我國對中亞地區的西藥出口總體處于量升價跌的態勢,與醫藥出口量跌價升的形勢相反。具體來講,除生化藥出口量價齊升稍有戰績外,原料藥和西藥制劑的出口價格均下跌15%以上,而出口數量均大漲超過25%。不過,這種情況主要受前半年出口頹勢的拖累,從6月份以來情況已經有所改觀。
西藥出口貿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貿易,占比98%以上。出口省市排名中,山東、河北和新疆占據前三甲,出口額均超過900萬美元,其中,山東省的出口額更是達到了1482萬美元,同比增長35.49%。
1~8月,我國西藥類產品對中亞地區出口企業共304家,民企、國企均表現強勢,出口額分別為3686萬美元和2078萬美元。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臨沂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青島新嘉華進出口有限公司、山東嘉華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對中亞西藥出口均超過300萬美元,其中后三者的出口額同比增長率均達到45%以上。
內外兼修第三峰
近十年來,中國與中亞國家良好的政治關系、便利的地緣條件和較強的經濟互補性使雙邊經貿關系有了質的飛躍。中亞國家整體經濟狀況的改善、雙方合作層次的提升和貿易結構的優化更是推動著雙邊商品貿易進一步增長。
作為中國的西陲近鄰,歷史上又由絲綢之路一線相連,中亞已經成為中國商品外貿的重要伙伴,中國與中亞五國的貿易關系變得日益緊密,并在中亞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已成為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貿易伙伴。
但是,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一是中亞政治形勢的不穩定性。被西方學者稱為“破碎地帶”的中亞五國發展長期受到美、俄及歐盟的影響,同時阿富汗的不斷動蕩、宗教極端主義盛行以及“東突厥”等恐怖組織的猖獗。二是中亞市場競爭力的加大。俄羅斯一直是中亞各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在中亞市場占有優勢地位。2010年哈、白、俄三國關稅聯盟的成立更是為俄羅斯與中亞的商品貿易大開方便之門。可以說,俄羅斯是中國在中亞市場上最強大的對手。三是中亞國家對貿易的限制較多。例如海關限制多、腐敗嚴重、醫療市場相對閉塞等,再加上語言交流障礙,對于中國企業赴中亞開拓形成了一定的阻力。
但是近幾年來,中亞國家進入了經濟平穩快速增長階段,對貿易和投資的需求持續增長,而中國在中亞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領域不斷拓寬,雙方在醫藥、交通、農業、高新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尚處在起步階段,潛力巨大。中亞本地的醫藥工業基礎薄弱,醫藥產品生產供不應求,且由于政府和人民支付能力有限,對高端醫藥產品的消耗較少,因此中國較為低廉的基礎醫藥產品在中亞醫藥市場大有可為。作為主要競爭對手的俄羅斯,醫藥等領域的發展滯后,落后于中國,難以與中國醫藥公司在中亞市場展開交鋒。今年3月,塔吉克斯坦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而哈薩克斯坦則期望在年底前完成入世談判。這預示著,與中亞國家進行醫藥外貿的關稅阻礙將有望減輕。
從今年6月份起,中國對中亞地區的西藥出口就再次進入了增長快車道。在中國與中亞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背景下,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醫藥企業赴中亞地區開拓市場,開展醫藥投資,醫藥出口的第三個高峰即將到來。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