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ChinaBio公司總裁兼創始人GregB.Scott在國際生物創新論壇上表示,在生物醫藥領域,2013年上半年企業合作金額已超越2012年全年總額,2008年至今平均并購金額和并購總額持續增長。不出意外的話,2013年并購總金額將連續第四年創歷史新高。
GregB.Scott指出,2012年中國生物醫藥領域VC(風險投資)投資總額增長了72%,平均投資總額增長了64%。而在2013年上半年,由于中國企業尋求西方先進技術,跨國合作數量遠多于國內企業合作,合作的治療領域前三位分別是腫瘤、傳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其中傳染性疾病領域合作有逐年下降趨勢。
全球著名醫療咨詢機構IMS曾預測,到201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僅次于美國。由此,中國生物醫藥也成為眾多資金的掘金地。
此前,在2013中國生物醫療投融資峰會上,眾多資深PE(私募基金)界人士也各抒己見,深入分析了上半年我國醫藥行業并購情況。
醫藥行業并購呈現三大特點
醫藥行業的并購熱仍在持續。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我國VC/PE相關并購在活躍度和金額方面均大幅上升,共發生VC/PE相關并購交易163起,同比大漲79.1%。其中,生物醫藥行業以22起案例、占比13.5%的成績在活躍度上排名首位。
在花旗銀行董事總經理張凌看來,A股市場IPO停滯,海外市場相對冷清,使得國內并購市場出現了一個空前活躍的局面。
張凌表示,國內藥企并購呈現3個較為明顯的特點:首先,在生物醫療領域,跨境并購實際上比境內并購要多。如美敦力并購康輝、史賽克收購創生都是外國公司收購中國公司的案例;而如國藥集團收購盈天醫藥、微創醫療收購美國Wright醫療髖膝關節業務,則屬于國內藥企境外并購的例子。
其次,PE/VC在醫藥行業的跨境并購中,往往都是帶控股權的收購,有時甚至全盤收購,而這種情況在以前是比較少見的。
“相應帶來第三個特點,就是收購的溢價率上升。”對于PE/VC來說,并購是行業發展和風險資本退出的重要渠道,尤其是控股權并購。近期美敦力8.16億美元并購康輝、史賽克59億港元收購創生,價格都超出市場預期,市盈率高達40倍。
醫療器械成PE競逐最佳標的
有材料顯示,在生物醫藥眾多細分行業中,醫療器械行業仍將延續前期的并購熱潮,成為各路資金爭相競逐的最佳標的。“相比生物制藥,目前對醫療器械的投資、并購案例較多,主要在于其審批周期短,千百萬元即可啟動,短期內即實現可觀的回報率。”三江資本的創始人楊翠華表示。
根據《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十二五”專項規劃》,國家將重點支持10~15家大型醫療器械企業集團,扶持40~50家創新型高技術企業,建立8~10個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基地和10個國家級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示范應用基地。在這一明確的市場信號釋放后,自2012年開始醫療器械便受到私募和創投的廣泛關注。目前,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占醫藥總市場的14%,與全球42%的水平相去甚遠,這也讓投資界看到了這一領域巨大的挖掘空間。光大控股董事總經理陳鵬輝認為,在IPO未開閘之際,醫療器械并購市場的活躍度也讓更多投資者看到了機遇。
從目前PE基金對醫藥細分領域的投資情況看,PE持不愛“吃藥”猛練“器械”的態度。軟銀中國投資合伙人宓海稱,目前制藥行業高科技人才相對較少,高端化學仿制藥、兒童用藥領域的機會相對較大。但是,制藥類企業前期投入大,產品審批周期長,對技術、人才的高要求則為其設置了無形的高門檻。
對此,江蘇高投的凌明圣也認為,對小分子化學藥的投資不僅要慎重,更要承擔成功概率低的風險。因此,公司更看好在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領域的投資,對傳統意義上的生物制藥關注度不高。百奧維達合伙人李毅更明確指出:“未來10~20年,微創型、創新型等個性化醫療將成為醫療器械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針對該領域投資的成功概率較大。”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收入已經達到1565億元,年均復合增速超過20%。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健康保健意識的顯著提升,未來醫療器械行業平均增速將高于藥品行業。發達國家器械與制藥的產值比約為1∶1,而我國器械收入僅占藥品市場規模的10%,市場擴容正在進行中。市場預計,到2015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將達到537億美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