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月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增長10.1%,比去年同期上升1個百分點。預測2017年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將同比增長13%,但藥品終端市場銷售額的增速卻在明顯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增幅為7.9%,明年預測增幅僅為7.6%。這兩項關鍵性經濟數據出現悖離,我國醫藥經濟運行不宜盲目樂觀。”11月23日,在第28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暨第11屆中國制藥工業百強年會、2016全國藥店周上,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寧在分享題為“2017年中國醫藥經濟預測”的主旨演講時,對當前醫藥經濟形勢作出如是判斷。至于悖離的原因,他認為,主要是“兩票制”改變工業營銷模式使然。
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 林建寧
他進一步指出,“當前,醫藥經濟有利與不利因素并存,且形勢更復雜。根據2016年醫藥經濟運行數據,我們判斷,今年醫藥工業止跌回穩、利潤增速在提高的趨勢仍待觀察;醫藥流通業運行則穩中向好;三大藥品終端增幅卻在全面下滑,醫藥出口貿易出現負增長。”
在林建寧看來,“醫藥經濟眼下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和矛盾,這些表象上是速度問題,但本質上反映的是供給結構的問題。我們認為,未來醫藥產業的發展關鍵要靠創新來引領。”
增速回穩但不宜盲目樂觀
林建寧回顧了2016年中國醫藥經濟運行的基本面。
首先,從醫藥工業銷售收入來看,增速在緩慢回升。今年醫藥工業銷售收入的增幅緩慢回升,上半年增長10.2%。預計全年銷售增長將快于2015年。
其次,醫藥工業利潤總額增長明顯提高。今年上半年利潤增速為14.7%;1-9月醫藥工業利潤則為2191億元,同比增長15.8%,比去年同期上升2.7%,且利潤增長已快過銷售增長。
從這兩組數據來看,我國醫藥工業似乎正在回暖。此外,醫藥商業穩中有升,今年上半年,醫藥商品銷售總額為9273億元,增速為12%,比去年全年10.2%的增幅有所提升。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國醫藥產業在整體回暖?
遺憾的是,今年藥品終端整體增長情況并不理想。今年前三季度,醫院終端銷售額為7738億元,增幅為7.6%;零售終端銷售額為2515億元,增幅下滑到8.5%;基層醫療藥品銷售1027億元,同比增幅放緩至13.2%。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藥品終端增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受招標限價、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及嚴控藥費增長的影響,使藥品終端銷售額增速在逐年放緩。”林建寧分析道。
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我國醫藥對外貿易中,前三季度的出口增幅為-2.0%,這是過去十年來都未出現的情況。
在報告中,林建寧還與參會嘉賓們探討了今年醫藥經濟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增幅提升,為何藥品終端市場的增幅卻反而下滑?“我們認為,出現這種悖離的主要原因是‘兩票制’擴大試點范圍,對醫藥工業的銷售收入有特殊的拉升作用,促使醫藥工業原來的底價代理模式轉為高價開票,并帶來了數據性增長。”林建寧如是解釋說。
2017年五大因素分析
在轉型升級的應對工具中,傳統發展模式已日漸式微,全行業亟需找到更加有效的發展路徑和模式。那么,產業界如何才能把握好節奏爬坡過坎?林建寧對2017年醫藥經濟運行作了研判,并提醒業界從五大方面重點關注和把握。
1.宏觀經濟面可能仍然低迷。林建寧分析,“美國新任總統上臺、英國脫歐都昭示著經濟全球化在退潮。長遠來看,這對醫藥出口是不利的,但近期人民幣貶值對企業又有所幫助。央行預測明年GDP增速為6.5%,IMF等機構預測中國GDP增速為6%-6.8%,國際上不少研究機構對中國經濟的預測略有下調,中國經濟明年仍會在低谷徘徊,呈L型的可能性較大。盡管PMI、PPI等指數轉正,意味著經濟有回暖的跡象,但‘三駕馬車’中出口、投資拉動力不足,而消費的拉動大部分在房地產行業,明年對房地產的調控會令消費拉動減弱。綜合來看,未來國內外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加。”
2.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可能迎來特殊拉升。他分析指出,“短期講,‘營改增’對醫藥產業的影響有限,但這種減負長遠看有利于產業發展;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兩票制’減少流通環節,使藥品供應鏈扁平化。接下來擴大‘兩票制’試點將促使醫藥營銷模式出現較大變化。”
林建寧判斷說,“‘兩票制’促使醫藥工業與代理商的關系更緊密,工業會更重視零售渠道;商業領域則會逐漸分化,不少企業因業務減少、合規檢查而被收購、轉型或淘汰,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兩票制’對零售行業有利。預計有終端把控能力的企業相對會獲得較大機會,區域商業會形成聯盟式的企業集團。”
3.醫??刭M明年會更加嚴格。按照國務院整體規劃,醫??刭M將會進一步強化。林建寧稱,“控費,控什么?一是控總量。醫療費用增幅控制在10%以內;二是控用藥結構。醫院藥占比控制在30%以內,雖然明年可能達不到這個水平,但肯定比今年的藥占比要低,輔助用藥受影響最顯著。三是控醫保支付價。未來會參考中標價,加上全國推行縣級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我們判斷,明年醫保將進一步遏制醫院終端的增長。至于醫保目錄調整,對性價比高的創新藥有利,但醫保支付價改革也在壓縮企業的盈利能力。”
4.招標大年雖過,但改革仍未停歇。“從國家導向來看,安徽模式和三明模式將成為主流模式,并強調‘帶量采購,加大比價力度’,二次議價會愈演愈烈,加上明年對藥價的檢查還會更嚴,這些都是企業要研究和應對的。”林建寧稱,2017年招采改革給產業的壓力不亞于今年。
5.藥監改革的全力推進倒逼供給側改革。“藥審新政為提升藥品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明年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就是關鍵年。”林建寧建議,“一致性評價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不要觀望,要把優質資源向核心產品傾斜,積極推動產品快速上市。藥審提速開通快速審批通道有利于藥物創新。長遠看來,這些政策有利于醫藥行業整體轉型升級,藥品質量會全面提升,但近期對很多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基于此,林建寧判斷,“2017年醫藥經濟運行的特點為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及利潤增幅還會提高,而醫藥商業運行平穩,但分化會加劇。三大終端增長速度進一步下滑,出口有望止跌回穩。”他認為,明年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增長與終端增長悖離將加大,醫藥經濟可能進入特殊的上下游增幅趨勢悖離階段,但這個階段不會太長。
創新是撬動增長的動能
未來醫藥經濟中長期增長的動能和潛力在哪里?林建寧提出“創新”是走出當前困境的根本舉措。
他在報告中對當前醫藥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從目前的產業現狀來看,醫藥行業的創新實際上含金量并不高。如創新藥現在存在的問題是,國內大部分上市和在研的新藥都是在已知藥物靶點和作用機理上的改進;二是中國的創新藥投資回報和國際差距甚遠,中國的新藥銷售規模占比很低,且多數產品的銷售全部來自中國市場,但中國創新藥靠國內市場回報相當有限。”
林建寧分析道,“出現這一現狀主因是國家為了保障醫保基金的支付能力,老百姓的消費能力有限,即便是對創新藥支付傾斜也只能看性價比和代替國外新藥的能力。我們認為,政府的支持不應僅僅在醫保支付方面,需進行全方位的支持。”
如何才能提高創新藥的市場回報呢?“我們認為,中國新藥必須走出去,走向國際市場,向國際市場要回報。”林建寧說。
報告中,林建寧還提醒業界關注醫藥零售的發展,“從目前醫藥經濟運行的情況來看,處方藥外流沒有大的突破,零售藥店的集中度提升也很遲緩,加上店均銷售增長并不理想,向多元化大健康轉型仍停留在概念上,大多數電商還處在燒錢階段,未盈利,只有平臺在盈利。”
以醫藥B2C為例,由于參與企業增多,過度競爭導致行業競爭毛利率下滑,處方藥網售政策未放開,造成醫藥電商效益低下。盡管如此,他特別提醒業界,“下一步要高度重視醫藥電商的發展,千萬不要小看電商對實體藥店的沖擊。”
林建寧最后總結道,“在‘十三五’期間,不要過分期待恢復原先的超高速增長,中等偏高速的增長仍可期待。前兩年形勢會相對嚴峻,后三年會有所恢復。醫藥行業朝陽產業的體質沒有改變。”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