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廢水特性、處理工藝及分析方法1.1廢水特性哈爾濱某制藥廠生產廢水包括生物制藥廢水、中成藥生產廢水、有機合成藥物廢水、洗滌水及沖洗水和鍋爐冷卻水等。目前除中成藥生產廢水水質較穩定外,其他各車間所排廢水的特性都隨著產品的不同而變化,因此該廠廢水水量和水質波動大、成分1.2處理工藝選擇目前對于制藥廢水的處理仍以好氧污泥工藝為主,同時考慮到該廠廢水特性和處理要求,選擇操作運行靈活、耐沖擊負荷的加壓溶氣氣浮一完全混合推流式活性污泥(串聯CMAS曝氣池)工藝。具體工藝流程見。
I提升泵1H氣浮池I~飛二沉池I―H串聯曝氣F污泥處理I制藥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考慮到東北地區冬季氣溫較低,工程采用全封閉地下結構。氣浮池采用部分回流水加壓溶氣氣浮方式,曝氣池采用漸減曝氣方式。
1.3檢測分析方法測定項目包括水質指標(可溶性COD及可生物污泥指標(MLSSMLVSSSV、SVI)和工藝運行指標(DO、SOUR)。SOUR的計算方法見進入系統后,常常導致1、f曝氣池的DO迅速降至0 5mg/L以下,同時池內有臭味且粘稠泡沫增多,4*~6*曝氣池則發現較多的絲狀菌;污泥成層外溢,SV為67% ~78%;出水混濁且氨氮濃度高于進水,出水水質隨進水波動明顯。這主要是由于受場地所限,調節池設放高濃度廢水時提前通知廢水處理站,以便排空調節池,增大調節能力;加大氣浮池的投藥量;向調節池回流部分曝氣池出水進行稀釋;增大曝氣量和污泥回流量,尤其要保證f曝氣池的DO>另外,當系統發生污泥膨脹時,一方面要有效控制FM值,以避免F/M值處在容易發生污泥膨脹的區間,可以采用增大或減小回流污泥量的方式解決;另一方面可根據營養物比例適當投加部分氮、磷營養物。同時通過實際應用發現,當向回流污泥中投加次氯酸鈣且投量為0 5~06kgCa(CD3)2/m3時,污泥SV可降至30%左右,能有效抑制污泥膨脹。
2、工程投資及運行費用該廢水處理工程總投資為367 54萬元,其中土建工程總價為17474萬元,設備部分總價為141 36萬元。單位廢水處理費用為11~14元/m3,其中曝氣消耗的電費占總運行費用的45%,混凝藥劑費4結論通過系統調試和運行效果監測,確定了各處理單元的最佳操作條件:溶氣罐壓力為034~040MPa回流量為50% ~70%,投藥量根據水質情況調節;曝氣池的HRT= 2500~3000mg/L、SRT=8~10d運行結果表明,溶氣氣浮一串聯CMAS曝氣池工藝處理制藥廢水技術可行,系統啟動迅速,運行成本較低,出水水質達到一級排放標準。此外,該工藝運行靈活穩定,串聯CMAS系統各單池的廢水濃度、F/M值和污泥活性呈明顯梯度變化,污泥活性良好。運行中通過控制F/M和投加次氯酸鈣可有效抑制污泥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