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出口為主導的外向型經濟不可持續。歐洲財務危機還在繼續,美國陷入財政懸崖,也不會有太好表現,即使我們想采用原來的出口模式,也沒有多大的空間了,形勢逼著我們結構調整。
調整經濟結構,一是產業升級。哪個產業才是在國際上最掙錢的產業?一是教育,一是醫療。教育投入剛剛達到占GDP4%的合格線,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每個家庭最大的愿望是把孩子培養好,所以教育的內需空間非常大。其次便是醫療,醫藥、耗材、醫療器械,這在全球都是利潤率最高、經濟效益最好的產業。
非常可惜的是,我們在這些產業都是赤字。我國80%~90%的高檔醫療儀器、設備都依賴進口,藥品進口比例高達70%,等于說這一塊我們拱手相讓。我們談刺激內需,內需在哪?這就是內需,但是現在都變成外需。
二是消費要升級。消費升級中,消費應該往高端走,對文化、教育、醫療有需求,而這方面最大的投資主體應該是政府。老百姓已經承擔了很多這方面的成本,中國老百姓在醫療方面的負擔是世界最高的,下一步該輪到政府投資,一方面是維護民生,回應了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可拉動整個經濟的發展,使我國經濟進入正向循環,靠自己民族企業的器械、藥物、設備支撐老百姓醫療服務的需求。
廣東在醫療產業上做得最好,一些企業比較成功,但是還遠遠不夠,與跨國公司不可相提并論。他們都是全球壟斷,像輝瑞一家制藥廠一年的銷售額比全中國所有藥廠總和還多。因為市場越來越開放,國際上的企業都是巨無霸,市場的份額非常大,我們的企業不僅僅要與國內企業互相競爭,還要在開放的國際市場上贏得我們的份額。就像蘋果手機,作為制造商,我們才拿到幾塊錢,而蘋果公司和流通公司則拿大頭,就因為我們與他們沒有談判的價碼。因此,下一步靠單打獨斗行不通。很多時候,我們買別人產品時,相互競價就把別人產品的價格提升上去,而賣產品給人家里,就相互殺價,將價格降下來,直至微利,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企業的生存。如果沒了利潤,還有什么錢搞研發?單個企業都斗不過別人,互相殘殺式內斗,結果搞死的都是自己人。因此,市場競爭的方式要改變,更講究協同合作,組成行會、民間團體,以抱團的方式談判,形成一個拳頭對著國際市場的態勢。在這方面,除了企業本身要努力,一定要有相關的制度、政策的安排。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