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諾和諾德發布2025年一季度財務報告:全球銷售額為780.87億丹麥克朗,約合110.10億美元(按今年一季度平均匯率計算:1丹麥克朗=0.141美元,下同),同比增長18%(按固定匯率計算,下同);營業利潤為387.91億丹麥克朗,約合54.70億美元,同比增長20%;研發投入為103.08億丹麥克朗,約合14.53億美元,同比增長19%。
具體來看,諾和諾德的糖尿病業務產品銷售額為550.44億丹麥克朗,約合77.61億美元,同比增長8%,這得益于旗下GLP-1產品和胰島素銷售額的增長。值得一提的是,諾和諾德的明星藥物司美格魯肽總共創造了557.76億丹麥克朗(約合78.64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32%,約占總營收的71%,正式超過默沙東K藥72.05億美元的銷售額,登頂全球“藥王”。以胰島素研發起家的諾和諾德,如今已經成長為在糖尿病、肥胖癥及相關代謝類疾病領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跨國制藥巨頭。可以看到,糖尿病業務仍是諾和諾德的基本盤,其在一季度貢獻了550.44億丹麥克朗的營收,占總營收比重超過七成。當前,諾和諾德糖尿病業務的支柱產品已經由胰島素變更為現象級產品GLP-1。其中,司美格魯肽兩大降糖版本繼續在市場放量:注射版Ozempic的銷售額為327.21億丹麥克朗(約46.13億美元),同比增長15%;降糖口服版Rybelsus的銷售額為56.95億丹麥克朗(約8.03億美元),同比增長13%。而諾和諾德第一代GLP-1產品利拉魯肽降糖版Victoza受梯瓦、山德士等藥企的生物類似藥沖擊,銷售額幾乎腰斬,僅為11.58億丹麥克朗(約1.63億美元)。
基于雙重創新機制,GLP-1產品正在體重管理領域大放異彩。報告期內,諾和諾德的肥胖癥業務實現銷售額184.24億丹麥克朗(約25.98億美元),其中司美格魯肽注射減重版Wegovy的銷售額同比大增83%,達到173.6億丹麥克朗(約24.48億美元);而利拉魯肽減重版Saxenda同樣因專利懸崖,銷售額同比下降35%,僅為10.64億丹麥克朗(約1.50億美元)。從地域分布來看,美國仍是諾和諾德最大的市場,創造營收443.16億丹麥克朗(約62.49億美元),同比增長17%,占據半壁江山。而中國市場的潛力正在加速釋放,在報告期內為諾和諾德貢獻了56.22億丹麥克朗(約7.93億美元)的收入,實現了22%的同比增長。
當前,司美格魯肽三大產品皆已在中國市場獲批上市,在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了22.53億丹麥克朗(約3.18億美元)銷售額。其中,Ozempic銷售額為15.1億丹麥克朗(約2.13億美元),Rybelsus銷售額為0.57億丹麥克朗(約0.08億美元),Wegovy創造了6.86億丹麥克朗(約0.97億美元)的收入。面對2026年3月的專利到期日,諾和諾德正在持續優化司美格魯肽的適應癥如心血管保護及聯合療法,同時布局口服劑型、創新療法等,以應對禮來等競爭對手的挑戰。今年3月,諾和諾德宣布完成下一代肥胖藥物CagriSema的最后一項關鍵試驗;4月,諾和諾德向FDA提交了司美格魯肽口服減重版25mg的上市申請,該藥物有望成為首款獲批治療肥胖癥的口服GLP-1藥物,正面硬剛禮來的步步緊逼。在業內看來,憑借胰島素和GLP-1類藥物的創新,諾和諾德已從傳統糖尿病巨頭轉型為全球代謝疾病治療的領頭羊,其成功源于持續研發投入、精準并購及全球化布局,但未來需在技術突破、產能擴張及市場競爭中保持敏捷,以應對行業變局。對于去年險勝司美格魯肽,而在今年一季度便丟掉“藥王”寶座的K藥,業界原本便抱有一定預期。在2025年一季度,默沙東實現總營收155.29億美元,同比增長1%,略高于分析師預期的153.1億美元。得益于成本控制和產品組合優化,默沙東實現凈利潤50.79億美元,同比增長12%。其中,默沙東的制藥業務收入為136.38億美元,同比下降1%,原因是受疫苗、抗病毒、免疫等板塊拖累。
作為腫瘤免疫治療標桿,K藥依然穩穩地撐起了默沙東的收入大盤。在報告期內,K藥為默沙東創造了72.05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6%。默沙東表示,K藥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全球對三陰性乳腺癌、腎細胞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等早期適應癥,以及膀胱癌、子宮內膜癌和MSI-H癌癥等轉移適應癥的持續強勁需求。不過,K藥一季度的表現仍低于市場預期的74.3億美元。對于這款即將在2028年失去專利保護的重磅品種,默沙東也在想方設法延長其生命周期。盡管K藥已經獲批40多項適應癥,但默沙東仍在用窮舉式的聯合用藥臨床試驗探索破局,深度綁定ADC便是其中的重頭戲。此外,默沙東還成功研發出K藥的皮下注射制劑,大幅縮短給藥時間,平均僅需2分鐘。目前,該制劑的上市申請正在接受美國和歐洲監管機構的審查,FDA的PDUFA日期定于今年9月23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美國生物技術公司Halozyme在新澤西州的美國地方法院對默沙東提起專利侵權訴訟,認為K藥的皮下劑型侵犯其自2011年開始為保護突破性的MDASE皮下遞送技術而申請的多項專利。這場專利糾紛會否影響K藥皮下劑型的上市進程還有待觀察,即使該劑型今年四季度能夠如期商業化,其能夠給默沙東的業績帶來多大助力猶未可知,屆時司美格魯肽或將進一步拉開身位。默沙東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仍要歸咎于HPV疫苗Gardasil/Gardasil 9。在報告期內,該系列產品的銷售額為13.27億美元,同比下降40%。默沙東表示,Gardasil/Gardasil 9的銷售額下滑主要是由于中國地區需求下降,庫存仍居高不下。除中國外,Gardasil/Gardasil 9銷售額增長14%。今年4月,Gardasil 9在國內獲批新適應癥,適用于16~26歲男性接種,這能否助其挽回頹勢,還需等待市場檢驗。
當前,默沙東培育的新產品還在加速成長階段。在腫瘤領域,全球首創HIF-2α抑制劑Welireg取得1.37億美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3%;合作開發產品Lynparza(奧拉帕利)、Lenvima(侖伐替尼)、Reblozyl(羅特西普)則分別實現了3.12、2.58、1.19億美元的收入。在心血管領域,肺動脈高壓(PAH)新藥Winrevair收入2.8億美元。顯然,當前的產品組合無法讓默沙東承受K藥因專利懸崖導致的銷售崩盤,加碼潛力療法成為不二選擇。今年3月,默沙東引進了恒瑞醫藥的一款口服Lp(a)抑制劑HRS-5346,以擴展和補充其心血管代謝產品管線,交易首付款為2億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可達17.7億美元。默沙東預計,2025年銷售額將在641億~656億美元。業界普遍認為,面對乏善可陳的管線進展,默沙東不僅要保持現有產品穩定增長,更要加速推進新藥研發,才能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