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門診遇上不少人,換季時不是上火長口瘡,就是肚子脹、沒食欲。我一問,多是吃得重、動得少,體內濕熱、脾胃不調。其實老祖宗早就留下話:**“五月吃三白,一年病不來。”**這“三白”不是啥稀奇食材,而是我們廚房里常見又不起眼的豆腐、白菜、白蘿卜。簡單煮一碗湯,三天兩頭喝一喝,不光清熱、養胃,還能扶正祛邪,打好一年養生的底子。你是不是也忽視了這些“便宜好物”?
春夏交替,濕氣當令,人體易疲乏、口干、舌膩,稍不注意就會積熱生痰。這個時候,飲食上就得輕、潤、清、淡。三白入湯,不寒不燥,調陰陽、順氣機,是這個季節最合時宜的選擇。接下來咱們就說說這三道湯怎么做、怎么吃才最養人。
? 豆腐白菜湯:清潤解火,潤腸通便
豆腐性平味甘,養脾潤燥,白菜則通腸利水,搭配起來,一清一潤,最適合春夏之間去火除濕。早晨或晚飯來一碗,清清爽爽,腸胃也舒服得很。
做法:
豆腐切塊焯水去腥,白菜洗凈切段。鍋中加水,先放姜片,水開后下豆腐,煮五分鐘,再放白菜、加少許鹽,燜三分鐘即可出鍋。若想提鮮,可加幾滴香油。
你有沒有發現,吃完這湯,肚子輕松、口氣清新?這就是清熱去膩的實效。濕熱體質的人喝了,常有“內里透亮”的感覺,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哎,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也不難,關鍵是你愿不愿意堅持。
? 蘿卜牛肉湯:健脾理氣,軟化硬結
白蘿卜被稱為“小人參”,生吃清肺,熟吃健胃。牛肉補中益氣,溫而不燥。兩者相合,既能行氣化痰,又能強身健體,適合體虛怕冷、食欲不振的人。
做法:
牛肉切塊焯水備用,白蘿卜切厚片。鍋中加水,放入牛肉、蔥姜,燉至牛肉軟爛,再下蘿卜煮2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喝的時候可以撒點胡椒粉,暖中散寒效果更佳。
如果你老覺得腹脹、打嗝、吃啥都不香,這湯不妨一試。它能“理氣化食”,寒濕體質喝了更見效,尤其適合春末初夏調理脾胃。脾虛氣滯這幾個字,聽著熟不熟?身體不動、嘴不停,就是它的根源。
? 山藥豬肚湯:補虛養胃,強健脾肺
山藥為上品之藥,健脾補肺,豬肚則入脾胃經,擅長補虛、養中。兩者搭配,最適合那些體質偏虛、容易腹瀉、經常乏力的人群。
做法:
豬肚洗凈切條焯水,山藥去皮切段。鍋中加水,放入豬肚、姜片,大火煮開轉小火燉1小時,加入山藥再燉2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若加點枸杞,補益作用更上一層樓。
你是不是經常覺得吃點涼的就肚子咕嚕?或者一累就出虛汗?這湯就像給你“打地基”,慢慢把虛弱的根本調理回來。氣虛夾濕在中醫里最難纏,湯補是最穩當的法子。
? 三白雖好,喝湯也有講究
有人問:“這湯是不是天天喝越多越好?”其實也不是。任何東西吃多了都失衡。豆腐白菜清淡,適合濕熱重者;蘿卜牛肉溫補偏涼,適合寒濕者;山藥豬肚養中補虛,適合脾胃虛弱。
你得先看看自己屬于哪種體質,再選對湯喝。若不清楚,可以先從豆腐白菜湯試起,最為平和。體質辨識才是食療的根本,別跟風亂補,補錯了反傷身。喝湯也要講“天時地利人和”,順應季節,才是養生的真經。
結語:三白在手,四季無憂
老話說得好,“藥補不如食補”,廚房就是最好的藥房。三白湯不貴不稀,卻能潤五臟、調氣機、防小病,關鍵在于堅持。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看似平常的食材,其實才是最踏實的守護?
從今天起,不妨每周安排幾頓三白湯,既是對身體的照料,也是對生活的敬意。健康從不靠一時猛進,而是靠日積月累的用心。你準備好用一碗湯,開啟一個健康的夏天了嗎?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