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準阿斯利康第二代BTK抑制劑阿可替尼(商品名:康可期)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的新適應癥。該批準基于中國主導的全球3期ChangE臨床試驗數據,標志著中國CLL治療進入靶向藥物全覆蓋的新階段。
01 CLL治療現狀:從化療到精準靶向的跨越
CLL是成人最常見的白血病類型,傳統化療聯合免疫治療(如苯丁酸氮芥+利妥昔單抗)存在緩解率低、毒性大等局限。近年來,BTK抑制劑逐步成為核心治療藥物。截至2025年,國內已上市的BTK抑制劑包括:
伊布替尼(強生/艾伯維):一代BTK抑制劑,但脫靶效應導致房顫、出血風險較高;
澤布替尼(百濟神州):二代藥物,選擇性更優,2020年國內獲批CLL;
奧布替尼(諾誠健華):2021年獲批CLL和套細胞淋巴瘤(MCL)適應癥。
阿可替尼此次獲批一線治療,成為國內首個覆蓋CLL全病程(一線至后線)的BTK抑制劑,直接改寫治療指南。
02 阿可替尼的臨床優勢:療效與安全性雙突破
此次獲批的關鍵依據為ChangE試驗數據。該試驗由中國研究者主導,納入66%中國患者,結果顯示:與苯丁酸氮芥聯合利妥昔單抗相比,阿可替尼單藥顯著延長初治CLL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且總體生存期(OS)呈現改善趨勢。其核心優勢包括:
高靶點選擇性:減少對EGFR、ITK等非靶點作用,房顫和出血風險顯著低于一代藥物;
長期生存數據:全球ASCEND研究中,復發/難治CLL患者接受阿可替尼治療的4年PFS率達62%;
劑型迭代:2024年在美國獲批的片劑劑型已提交國內申請,有望提升用藥便利性。
03 市場前景:百億賽道競爭加劇 根據阿斯利康2024年財報,其全球總收入達540.73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腫瘤業務收入223.53億美元,同比增長24%,占總收入的41%,繼續成為公司核心增長引擎。作為腫瘤領域的重要產品,阿可替尼(Calquence)在2024年實現銷售額31.29億美元,同比增長顯著,其中國市場表現尤其值得關注。 中國市場增長與挑戰并存 2024年阿斯利康中國區營收64.13億美元,同比增長11%,占全球收入的12%,但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主要受呼吸道藥物需求下降及醫院預算調整影響。盡管面臨調查風波(如涉嫌偷逃稅款最高或面臨450萬美元罰金),公司仍強調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全年共有8個新藥及新適應癥在中國獲批,并計劃加大研發與生產投資。 BTK抑制劑競爭焦點 阿可替尼新適應癥獲批后需加速醫保準入以擴大市場份額。阿可替尼與BCL-2抑制劑(如維奈克拉)聯用的臨床試驗持續推進,有望鞏固其療效優勢。 腫瘤領域多維布局 除BTK抑制劑外,阿斯利康在ADC(抗體偶聯藥物)和細胞治療領域動作頻繁:2024年德曲妥珠單抗(Enhertu)銷售額增長58%至19.82億美元,適應癥擴展至HER2+乳腺癌、胃癌等5類腫瘤;2025年3月,阿斯利康又以10億美元收購EsoBiotec,加碼體內CAR-T療法(如ESO-T01),進一步強化實體瘤治療布局(10億美元!這家MNC再出手!用“體內魔法”改寫癌癥治療規則?)。 未來增長驅動力 2024年阿斯利康完成9項III期臨床研究,2025年計劃發布7款新藥的III期數據,包括Enhertu在乳腺癌一線治療的DESTINY-Breast09研究。2025年資本支出預計增長50%,重點投向美國、新加坡、中國無錫等地生產基地,提升供應鏈韌性。 結語
阿可替尼的獲批與阿斯利康在腫瘤領域的多維度布局,凸顯了其“靶向+免疫+細胞治療”的戰略野心。然而,中國市場面臨的合規風險與集采壓力,以及全球細胞療法賽道的激烈競爭,將考驗其長期增長韌性。未來,能否在療效、合規與成本控制間取得平衡,將是阿斯利康守住百億市場的關鍵。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