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關節炎(OA)是最常見的關節退行性疾病之一,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以關節疼痛為主要癥狀。關節腔注射,包括關節腔注射糖皮質激素和玻璃酸鈉是常用治療方式。但頻繁注射糖皮質激素,可能會引起軟骨、軟骨下骨損傷,臨床注射次數有所限制;注射玻璃酸鈉雖然可改善關節疼痛和功能,但其在軟骨保護和延緩疾病進展中的作用臨床尚存爭議。因此,還需持續探索膝骨關節炎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療方式。
部分指南推薦物理治療作為膝骨關節炎的一線干預措施,認為其具有顯著止痛和改善關節功能活動的作用。根據《中國膝骨關節炎康復治療指南(2023版)》,運動治療包含日常平地行走、水中運動、功率自行車訓練、肌力訓練、神經肌肉訓練、平衡訓練、身心運動訓練、關節活動訓練;物理治療包含超聲波治療、脈沖電磁場治療、低能量激光治療、體外沖擊波治療、經皮電刺激治療和全身振動治療等多種方式。但臨床實踐中,物理治療并未得到廣泛實施。此外,對于接受物理治療的膝骨關節炎患者,干預時間、次數、類型等情況存在較大差異,若能將這些事項進行標準化,或有利于臨床醫生為膝骨關節炎患者制定更為合理的物理干預措施。
近日,美國風濕病學會旗下雜志Arthritis Rheumatology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對于既往曾接受過關節腔內治療的新確診膝骨關節炎患者而言,確診后1年內,早期開始物理治療,適當增加物理治療次數(≥13次),有助于降低未來接受關節腔內注射治療的可能。
本次研究數據來源于美國Optum Labs數據倉,涵蓋超過2億人群。研究選取了2001年~2016年期間被診斷為膝骨關節炎的40歲以上患者67245例,其中32441例既往未接受任何關節腔內治療、34804例既往曾接受了關節腔內治療(接受注射的具體身體部位不限,平均注射次數2次);大約3/5(45391/67245)的患者在確診后3個月內接受了門診物理治療(中位時間42天)。
研究結果顯示,在既往接受了關節腔內治療的患者中,其確診1年內接受關節腔內治療(指注射糖皮質激素或玻璃酸鈉)的可能性隨著物理治療起始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相比于確診后1個月內接受物理治療的患者,確診后9~12個月才開始物理治療的患者,后續接受關節腔內治療的可能性增加44%(aRR=1.44,95%CI:1.35~1.55);而對于既往未接受關節腔內治療的患者而言,盡管相比于確診后1個月接受物理治療的患者,確診后至少6個月才開始物理治療的患者,后續接受關節腔內治療可能性增加了10%~15%,但研究未觀察到二者具有統計學差異性。
在物理治療次數方面,相比于確診后1年內接受1~5次物理治療的患者,確診后1年后接受13次及以上物理治療的患者,后續接受腔內治療的可能性明顯降低,其中既往接受腔內治療的患者可能性降低了10%(aRR=0.90,95%CI:0.86~0.96);既往未接受關節腔內治療的患者可能性降低了12%(aRR=0.88,95%CI:0.81~0.97)。
此外,無論既往是否接受腔內治療,接受主動(指運動訓練、步態訓練等)和被動(指接受超聲、熱療等)物理治療的患者,后續接受腔內治療的可能性不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
總之,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于既往接受了關節腔內治療的患者,在確診膝骨關節炎1年內,越早開始物理治療、治療次數越多,未來接受關節腔內治療的可能性就越低。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