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綜合征指腹型肥胖、血糖異常、血脂異常和高血壓等聚集發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痛風等多種疾病的共同病因。作為代謝綜合征的重要構成因素之一,高血壓會加速代謝綜合征患者的病情進展,尤其是在血壓控制不佳的情況下。既往研究發現,相比于血壓控制較好的的患者(<140/90 mmHg),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罹患代謝綜合征的風險高出43%。因此,無論是高血壓,還是代謝綜合征患者都需要更為行之有效的血壓管理策略。
近日,CRHCP試驗的二次分析結果發表于《美國心臟協會雜志》(JAHA),表明在中國農村地區,經訓練有素的鄉村醫生的干預,采取強化降壓(<130/80 mmHg)可將高血壓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35%,有望為基層血壓管理提供參考。本次研究通信作者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孫英賢教授。
CRHCP試驗是一項整群隨機試驗,研究招募了年齡≥40歲、未經治療的血壓為140/90 mmHg或更高(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病史的患者中≥130/80 mmHg)、或治療后血壓為130/80 mmHg或更高的高血壓患者。研究旨在了解,通過對鄉村醫生進行培訓將人群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是否有助于降低中國農村地區高血壓成人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干預組患者采用經過培訓的鄉村醫生的干預治療,包括按標準方案使用降壓藥物并調整用藥劑量,以及接受藥物管理、健康指導、家庭血壓監測指導、社區血壓支持小組管理、每月可獲得適當的免費降壓藥、家用血壓儀的費用支持和社會支持等。鄉村醫生則在初級保健醫師的指導下,接受一系列降壓治療相關培訓,包括藥物選擇、用藥禁忌、用藥劑量調整、家庭血壓監測、改變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績效激勵等。
常規組患者則僅接受強化的常規護理,每6個月測量一次血壓,血壓≥140/90 mmHg的患者將進行轉診。常規組鄉村醫生未接受上述系統的血壓管理培訓。
本次是對高血壓和代謝綜合征亞組患者的強化降壓效果進行二次分析,除了血壓異常,這些患者還符合以下代謝綜合征的特點:1)腰圍:男性≥90 cm、女性≥80 cm;2)甘油三酯水平≥150 mg/dL;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男性<40 mg/dL、女性<50 mg/dL;4)空腹血糖≥6.1 mmol/L或使用降糖藥。
CRHCP試驗期間,共有18076例高血壓和代謝綜合征患者,72.2%為女性,其中干預組和常規組分別有9337例和8739例。基線時,干預組和常規組的平均血壓分別為157.4/88 mmHg和155.8/87.4 mmHg。
研究結果顯示,3年隨訪結束時,干預組和常規組平均血壓分別為126.3/73 mmHg和147.3/82 mmHg,相比于基線分別絕對降低31.1/15.0 mmHg和8.5/5.4 mmHg,干預組平均血壓顯著低于常規組(P<0.001);干預組血壓達到<130/80 mmHg(71.7% vs. 11.9%)以及<140/90 mmHg的患者比例顯著高于常規組(87.9% vs. 34.3%)。
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包含卒中、心梗、需要住院治療的心衰和3年隨訪內死亡)方面,相比于常規組,干預組患者發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降低了35%(每年1.58% vs. 每年2.42%,HR=0.65,95%CI:0.57~0.74,P<0.001)。
在所有不同亞組中(如不同年齡、不同心血管疾病史等),干預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也均更低。
單個不良心血管事件指標方面,常規組的發生率也顯著高于干預組,相比于常規組,干預組卒中、心梗、心衰、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風險分別降低了36%、30%、36%、39%和18%。
安全性方面,相比于常規組,干預組低血壓發生風險更高(1.6% vs. 0.9%,HR=1.69,95%CI:1.28~2.24,P<0.001),但在癥狀性低血壓、暈厥、跌倒受傷、電解質紊亂和腎功能惡化方面,兩組對比無顯著差異。
總之,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于高血壓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而言,<130/80 mmHg的強化降壓策略目標是合理且安全的,不僅有助于降低血壓,也可減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