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人群心血管病風險高!每天30分鐘,或讓血管“年輕5歲”
發布時間: 2024-12-10 來源: 健康時報
久坐正在增加我們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那些每天坐8.5小時或更久、運動量微乎其微的年輕人,已經被歸入了心血管和代謝疾病的“中高風險”群體。2024年9月,《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刊發的一項研究發現:久坐少動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高。每天30分鐘高強度運動,或能讓血管“年輕5歲”
研究分析了1000多人的久坐數據,他們平均每天久坐時間約為8.5小時。研究探究久坐如何影響年輕人的健康指標,比如膽固醇水平和身體質量指數(BMI)。1. 年輕人久坐超8.5小時,心血管疾病“中高風險”研究發現,對于年齡在28-49歲的成年人來說,如果長期保持每天久坐、缺乏運動,以后發生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疾病等衰老相關疾病的風險可能會升高。久坐與衰老跡象有關,在久坐基礎上增加少量活動幾乎沒有保護作用。每天坐8.5小時或更久、運動量極少的年輕人進入了心血管和代謝疾病的“中高風險”類別。2. 每天30分鐘高強度運動,或能讓血管“年輕5歲”研究發現,高強度運動對健康有一定緩沖作用。值得注意的是:(1)30歲、平均每天坐4小時但不運動的參與者,與35歲、每天坐相同時間但至少進行30分鐘高強度運動的參與者的心臟風險比相當。也就是說,同樣是久坐4小時,每天增加3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相當于“讓心血管年輕5歲”。(2)30歲、平均每天坐4小時的參與者的體重指數,與40歲、每天坐相同時間但至少進行30分鐘高強度運動的參與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相當。也就是說,同樣是久坐4小時,每天增加3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相當于“讓身材年輕10歲”。
研究有涉及雙胞胎,正好有助于排除遺傳的影響。結果發現,與簡單在一天的久坐中增加運動相比,用運動代替一部分久坐,似乎更能改善膽固醇水平。“減少全天久坐、進行更高強度的運動,或兩者結合,可能是降低年輕人早衰風險的必要措施。”該研究作者說道。①②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汪芳2021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運動是不吃藥打針就可幫血管變年輕的方法。運動催生一氧化氮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流動。臨床為高血壓患者開具“運動處方”時會綜合考慮。③2004年刊發在《北京體育大學學報》一篇關于運動與血脂的研究進展就介紹,有氧運動能降低血漿中的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水平,升高好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④ 從而幫助改善血脂。很多內分泌科醫生都提到過,“肌肉是良好的降糖劑”。運動過程中能夠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從而降低血糖水平。就拿健走運動來說,2003年刊發在《中國運動醫學雜志》的一項研究中31名56-60歲的女性進行了8周的健走,與鍛煉前相比,她們的左室舒張功能顯著改善、心率減慢、心肌收縮能力增強。⑤可以用手機設置個鬧鐘,或者使用計時器,每半小時起身走動一下,倒水喝或是上廁所,路上可以邊走邊進行頸椎活動或者上肢運動,放松肌肉。(1)抖抖腿、踮踮腳:抖腿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加身體能量消耗。
(2)伸懶腰、拉個伸:拉伸有助于緩解頸肩部、腰背部和小腿等部位的肌肉疲勞、緊張和血流不暢⑥。平時可以伸伸腰、坐姿轉頭轉體、抬腿勾腳等,但動作不能過猛、過快,同時最好輔以深呼吸。比如,如果總是伏案工作,就可以慢慢地伸伸腰;如果總習慣把頭歪向左邊,就可以多往右邊轉轉頭;習慣長時間低頭工作,可以慢慢往后仰仰頭。⑦
(3)站會兒辦公:在日常工作中,可嘗試使用站立式辦公桌,有條件甚至可以開展步行會議(一群人找個地方,邊走路邊開會),盡量減少久坐的時間。對于身體素質尚可、平時有運動習慣的人群,可以熱身后試試中高強度運動?!队\動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與8小時相比,每天久坐超12小時的人,只要每天“中高強度運動”的時間≥22分鐘,就可以抵消增加的死亡風險。⑧中等強度運動: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活動時能感覺到出汗,呼吸比較急促,略感吃力。例如:健步走、慢跑、騎自行車、太極拳、網球雙打等。高強度運動:心率大于140次/分鐘,此時大汗淋漓、心跳劇烈、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例如:快速跑、高速騎行、快速高抬腿、深蹲開合跳、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快節奏的健身操、快速爬山、登樓梯、網球單打等。⑨
平時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進行快走、慢跑、羽毛球、游泳等運動,改善因久坐造成的健康隱患。2024年刊發在《英國運動醫學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不論每日久坐多久,每天走路超過2200步就可降低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風險,風險降低幅度最大的是每天約1萬步。⑩平時上下班路上就可以用走路或騎車代替開車坐車,或者多走一站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