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創新、潛在“first-of-its-kind”穿越血腦屏障偶聯物(BCC),并在小鼠模型和分離的人類腦組織中證實該偶聯物可以安全且高效地將藥物遞送至大腦,為治療多種神經和精神疾病提供了全新可能性。這項研究發表于《自然》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當中。
血腦屏障是一道天然的防護屏障,能夠防止有害物質進入大腦。然而,它也阻礙了許多救命藥物的遞送,成為治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ALS)、阿爾茨海默病、成癮癥以及其他多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主要障礙。
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科學家所開發的BCC平臺主要利用γ-分泌酶介導的跨胞吞噬作用,通過簡單的靜脈注射,將寡核苷酸和蛋白質等大分子治療藥物直接輸送至大腦。研究表明,當研究人員將一種名為BCC10的化合物與反義寡核苷酸(ASO)結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成功降低了小鼠大腦中有害基因的活性。在一種ALS轉基因小鼠模型中,該療法顯著降低了致病基因Sod1及其相關蛋白的表達水平。同樣,另一種與BCC10結合的ASO則顯著降低了Mapt基因的表達,該基因編碼tau蛋白,是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癡呆癥治療的主要靶點。
BCC10在遞送這些大分子至大腦時表現出極佳的效率,顯著提高了它們在不同模型中的基因沉默能力,包含在實驗室中分離的人類腦組織樣本中也顯示出優異的遞送效果。此外,研究還發現,這種療法在小鼠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測試劑量下對主要器官幾乎沒有造成任何損害。
“我們的平臺有望解決腦研究中最大的難題之一,即安全、高效地將大分子治療藥物穿越血腦屏障,”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伊坎西奈山腦科學研究所所長Eric Nestler博士表示,“這一突破可能為多種腦部疾病的治療開辟新道路。”
接下來,該研究團隊計劃在大型動物模型中進行進一步研究,以驗證這一平臺用于臨床治療的潛力。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