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通報7家醫院 檢驗項目過度診療成“重災區” 11月23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保局飛行檢查發現部分定點醫療機構自查自糾嚴重不到位》(全文見文末)。 據悉,今年國家醫保局總結歷年檢查情況,形成定點醫療機構違法違規問題清單,引導定點醫療機構主動對照自查。但在今年飛行檢查中,國家醫保局發現部分醫療機構對自查自糾敷衍應付,對已提供清單的問題不主動自查整改,履行自我管理的主體責任嚴重不到位。 國家醫保局對部分典型問題予以公布,其中涉及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吉林省長春市中醫院、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民醫院、甘肅醫學院附屬醫院(平涼市人民醫院)、山東省濟南腎病醫院、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福康醫院等7家醫院,超標準收費、過度診療、分解收費、重復收費等問題被高頻提及。 其中,檢驗領域的過度診療問題成為“重災區”。國家醫保局公布的7家醫院中,有6家存在明顯的過度診療問題。 例如,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對短期住院患者,一次住院多次開展“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大量患者同時開展“C-反應蛋白”與“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該院多種基因檢測、糞寄生蟲卵集卵鏡檢、紅細胞抗體篩查、乙肝丙肝檢測等均存在類似問題,涉及費用535.5萬元。 國家醫保局指出,這些行為相當于1天內多次測身高,1天內采用多種方式測身高,臨床價值不高,浪費醫療資源。 除過度診療外,耗材重復收費也受到關注。 國家醫保局披露案例中提到,“冠狀動脈內膜旋磨術”術后可根據患者需要置入冠脈支架。按照規定,術后支架置入費用已包含在“冠狀動脈內膜旋磨術”價格中,不得額外收取,山東省濟南腎病醫院違反規定重復多收支架置入費用。這相當于外出就餐,餐廳收了米飯費用,還要收煮飯的“水錢”。該院靜脈營養治療、護理、麻醉等項目均存在類似問題,涉及費用1427.2萬元。 接下來,國家醫保局將對全國范圍內定點醫療機構自查自糾情況開展抽查復查,對自查自糾嚴重不到位的定點醫療機構,違法違規問題屢查屢犯、拒不整改的的定點醫療機構,將依法依規從嚴從重處理,并予以公開曝光。 過度診療遭嚴查 檢驗市場面臨大調整 近半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加大了對醫療機構各類典型問題的曝光力度,其背后是監管顆粒度細化及綜合治理的進一步推進。 其中,過度診療成為監管及推進整改的重點之一。有醫療機構人士表示,現階段,相關部門對于過度診療的監管力度很大,醫療機構也在逐步整改。 國家醫保局最新文章中,也披露了諸多過度診療細節,其中絕大多數為檢驗多、重復問題。 例如,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對1次住院患者,無指征開展4次梅毒、3次丙肝檢測。 吉林省長春市中醫院部分患者,同一天通過“血氣分析”檢驗套餐開展1次鉀、鈉、氯數值測定,再通過“血生化”檢驗套餐開展1次鉀、鈉、氯數值測定,該院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等存在類似問題,涉及費用187.5萬元。 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民醫院為2500多名60歲以上患者開展促卵泡刺激素、促黃體生成素、泌乳素、雌二醇、孕酮睪酮、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測定,而后者主要作為青春期發育指標、正常妊娠診斷、妊娠異常監測、男性生殖障礙等診斷依據,檢測幾乎沒有臨床意義,該院甲狀腺素、癌胚抗原檢測等項目存在類似問題,涉及費用111.8萬元。 甘肅醫學院附屬醫院(平涼市人民醫院)向6萬多名無腎臟疾病風險的患者普遍開展“β2微球蛋白測定”,而后者是診斷腎臟疾病的重要指標。該院還向近4萬名無腎臟疾病風險的患者普遍開展“胱抑素測定”,對1萬多名無凝血功能障礙和血栓風險的患者大量開展“血漿D-二聚體測定”。 伴隨整改的推進,未來無臨床意義的檢驗項目將逐步減少。 同時,檢驗領域的價格治理也在推進中。 目前,醫療服務價格規范治理已開展2批。其中,首批選取血栓彈力圖試驗、糖化血紅蛋白測定、B型鈉尿肽測定、B型鈉尿肽前體測定等地區間設備采購成本差異大、耗材試劑成本差異大、政府指導價差異大的4個項目。第二批繼續聚焦檢驗項目,覆蓋10個腫瘤標志物類收費。 檢驗市場已迎來一場“大考”,行業秩序將重塑。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