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衰老遵循其固有的節奏和順序,盡管我們無法阻止衰老的進程,但我們可以采取措施應對,努力延緩衰老的到來。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普外科主管護師孔令玲2024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中表示,肺功能的減弱大約從20歲開始,40歲之后很多人可能走路都會變得氣喘吁吁。1. 抽煙的人最好戒煙,吸煙是導致肺部衰老的第一大“殺手”;2. 多運動,特別是有利于肺活量的鍛煉,如跑步等;3. 多到空氣新鮮的郊外、氧氣充足的樹林走一走,洗洗肺;4.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比如梨可潤肺,葡萄、蘋果有助保護肺部。
上海仁濟醫院老年科主任醫師胡耀敏2023年在醫院公眾號刊文中表示,神經細胞是不可再生細胞,大概從20歲開始神經細胞的數量逐年減少。1. 平時多動腦,大腦存在“用進廢退”的情況,給予大腦良性刺激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使其功能“永葆青春”;2. 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大腦疲勞。身體合成膠原蛋白的速度大約在25歲放緩,皮膚開始衰老。當死皮細胞不脫落,生成的新皮細胞又不多時,皺紋就出現了。1. 多吃黃色、橘色水果等含有類胡蘿卜素的食物,以及充足的綠葉蔬菜,適當補充維生素 C,均可延緩皮膚的衰老;2. 洗臉、洗澡后的三分鐘內,皮膚還處于濕潤狀態,及時涂抹潤膚乳。
胡耀敏醫生表示,肌肉一直處在生長、受損、修復、再生長的循環過程中。30歲以后,肌肉衰竭速度開始大于生長速度。有的老人骨骼肌丟失速度較快,容易患肌少癥,增加跌倒、糖尿病等情況的發生。1. 經常運動,包括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等,有助于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2. 避免久坐,長時間久坐會減少肌肉活動,導致肌肉萎縮;3. 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它是肌肉生長和修復的基石。到了30歲,鼓膜和中耳的3塊聽小骨彈性下降,聽力開始走下坡路。等到40-50歲時,高頻聽覺已明顯減退。1. 使用耳機的時間不能太長,建議一小時左右休息一會,讓耳朵透透氣;2. 多吃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有助于擴張微血管,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人的骨細胞一直在不斷損耗與補給中,到了35歲左右,骨細胞損耗速度開始加快,最終損耗大于補給,骨骼日趨“脆弱”,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1. 多食用含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牛奶、雜糧、綠葉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