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微芯生物宣布,該公司研發的西格列他鈉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代謝相關性脂肪性肝炎(MASH)的2期臨床研究(CGZ203試驗)摘要入選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年會(AASLD 2024),詳細結果將在11月17日以口頭報告形式公布。
MASH是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MAFLD)的晚期形式,是導致肝臟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進展為晚期肝病的風險(包括肝功能喪失和肝癌)也高于一般人群。目前全球僅有一款甲狀腺激素受體β(THR-β)激動劑藥物獲批用于治療MASH,遠不能滿足巨大的臨床需求,中國在該治療領域尚未有藥物獲批上市。西格列他鈉是微芯生物自主研發的一款全PPAR激動劑,已經獲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可單藥服用,也可以與二甲雙胍聯合治療。該產品能適度激活體內α、γ和δ三個功能不同,分別調控糖、脂及能量代謝的PPAR受體亞型,并選擇性地改變一系列與胰島素敏感性相關的基因表達,靶向直擊2型糖尿病發生和發展的核心病理機制——胰島素抵抗。通過提高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調節血糖,改善其所并發的脂質代謝紊亂,潛在降低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及其危害程度。CGZ203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多中心2期臨床試驗,旨在評價西格列他鈉單藥針對MASH人群的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臨床診斷為MASH的患者按2:2:1隨機分配至西格列他鈉48mg(n=42),64mg(n=41),或安慰劑組(n=21),每天服藥一次,治療周期為18周。研究結果顯示,入組患者經過西格列他鈉48mg或64mg治療18周后,磁共振成像-質子密度脂肪分數(MRI-PDFF)檢測的肝臟脂肪含量相比基線分別下降28.1%和39.5% (安慰劑組下降3.2%),其中肝脂肪含量下降比例超過30%的患者比例分別為40.5%和65.9%(安慰劑組為14.3%);同時,慢性炎癥與肝臟損傷相關的血漿生化指標如CK-18、肝轉氨酶酶、膽紅素等在西格列他鈉治療后也明顯下降,其中高劑量組患者谷丙轉氨酶ALT水平相比基線降低50%以上,超過70%的患者ALT水平恢復至正常值范圍。在肝臟纖維化相關的Fibroscan LSM評價中,西格列他鈉對肝臟硬度值具有劑量和時間依賴性的降低,高劑量組在18周治療后LSM值降幅達2 Kpa。同時,西格列他鈉治療組與安慰劑組相比安全性良好,在特別關注的PPAR激動劑潛在相關的副作用方面,西格列他鈉治療組相比安慰劑組沒有明顯的體重增加,高劑量組體重略有降低;僅有一例輕微水腫發生在低劑量組。微芯生物新聞稿表示,本研究顯示了西格列他鈉針對MASH患者的肝臟脂肪蓄積、慢性炎癥、肝臟纖維化等多種病理特征綜合改善的初步的積極療效信號,同時具有良好的安全耐受性,值得進一步的臨床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