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藥品行業,中國是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市場,今年的藥品消費額將達到750億美元(約合4653億元人民幣)。
自2009年以來,中國藥品銷售額的年復合增長率接近25%。收入的增長和老齡化的加速意味著中國對藥品的需求還將繼續飆升。醫保覆蓋范圍的擴大,理論上也會刺激藥品需求。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三甲醫院使用的藥品近五成為外資品牌,進口藥已經占到國內市場的一半以上。但很多進口藥原料都是中國制造、中國生產、中國包裝,其在專利保護期內或者打著原研招牌,價格卻高出中國同類藥的4至5倍。
但根據美國貝恩咨詢公司的最新結論,跨國制藥公司真正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應對未來幾年的收益萎縮。
貝恩公司指出,外國制藥企業目前大部分收益來源不是專利新藥,而是品牌非專利藥。
在美國,無專利仿制藥會因激烈競爭導致低利潤率。而在中國,此類藥品的利潤仍然可觀,部分原因是由于本地制造的仿制藥質量較差。外企擔心,正在進行的醫藥改革很可能會導致其非專利藥品銷售的暴跌。
目前,政府正在制定藥品“零差價”政策,以打擊不必要的處方藥,同時也在努力提高國產藥物的質量,從而減少國外高價藥的使用量。
國家醫保覆蓋范圍的擴大對制藥企業來說似乎不是好消息。這意味著政府幾乎成為藥品的壟斷性買家,它將控制除最前沿治療手段以外的治療成本。
一份最新行業分析報告顯示,自2011年3月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多次下調了多種臨床應用藥品的價格,平均降幅在15%~20%之間,預計定價較高的藥品以及進口藥品接下來將很可能繼續成為發改委的關注重點。所以未來一段時期內,跨國藥企在中國的日子可能有點難熬。
同時,中國政府推行的反腐風暴也對外國藥企造成打擊。它指控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在中國實施“大規模的系統賄賂”,以換取藥品在醫院的大量銷售。外企賴以成功的營銷方式肯定不能延續了。
隨著近幾年人們對品牌藥品需求的增加,國外制藥企業招募銷售大軍討好醫生和院長:他們的人數在2008~2012年間幾乎翻了3倍。貝恩公司認為,如果這些企業不根據藥品銷售量下滑大幅減員,其收益可能會在5~7年內徹底消失。
然而從長遠來看似乎還有一線生機。中國政府正在優化和加快新藥審批程序。由于政府的藥品報銷政策尚不明確,現在還不能確定專利藥品在中國的市場有多大,能獲得多高的利潤。但貝恩公司預計,對新藥需求的增長將有助于外國企業保持市場占有率。
即使如此,推廣專利新藥要比繼續銷售已有藥品更難。企業已花了一大筆錢開發新藥,之后還要進一步對醫生進行培訓,而這需要更熟練的銷售隊伍。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