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在雄激素剝奪治療(ADT)后疾病仍然發生進展,是前列腺癌特征性的疾病階段,也是臨床治療策略的重要切換點。mCRPC具有高度侵襲性,盡管臨床對mCRPC的治療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患者整體預后較差,中位生存時間僅為17.5個月-34.7個月。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獲得的巨大成效,激發了廣大研究人員探索CAR-T細胞療法治療mCRPC的潛力和臨床研發進展。
近期,《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了一項評估前列腺干細胞抗原(PSCA)-CAR-T細胞療法在mCRPC應用研究的“首個人體試驗”結果,表明PSCA-CAR-T細胞療法治療mCRPC是安全的,有望成為mCRPC患者治療新選擇。
這項單中心1期試驗共入組了1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30%的腫瘤細胞表達PSCA(PSCA在前列腺癌中高表達)。研究人員設計了3個劑量隊列:
第一隊列(3例):1億PSCA-CAR-T細胞,無淋巴清除
第二隊列(6例):1億PSCA-CAR-T細胞+氟達拉濱/環磷酰胺淋巴清除;
第三隊列(5例):1億PSCA-CAR-T細胞+減量的氟達拉濱/環磷酰胺淋巴清除;
主要研究終點為治療安全性和劑量限制性毒性(DLTs)。安全性方面,5例患者發生了1級或2級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文章表示,膀胱炎的發生可能是環磷酰胺淋巴清除的靶向/腫瘤外效應,第三隊列降低了環磷酰胺劑量后,未發生高級別的膀胱炎事件證實了這一點,且同時保持了CAR-T細胞的擴增。
第二隊列有2例患者發生劑量限制性毒性事件(非感染性膀胱炎),研究人員未觀察到第一隊列和第三隊列發生劑量限制性毒性事件。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是CAR-T細胞治療后常見的不良反應,可能與免疫細胞向血液中大量快速釋放細胞因子有關。
在次要終點方面,PSCA-CAR-T細胞療法在三個隊列的中均有良好表現:
CAR-T細胞擴增和持續至輸注后28天:CAR-T細胞擴增持續了12-17天,但第28天后未持續保持高水平,這也是當前CAR-T治療實體瘤面臨的共性挑戰。
疾病應答:三個隊列依次有1例、3例和3例患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水平下降,14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PSA降幅>30%。特別地,隊列2中有1例患者在輸注CAR-T細胞后的首個28天內,PSA降幅>90%。
實體瘤反應評價標準(RECIST)的疾病控制率:三個隊列依次為0%、67%和60%。
存活率:三個隊列6個月生存率分別為33%、67%和40%。
下圖為第三隊列中一例表現出疾病穩定僅有骨病的患者,在初始輸注治療后6個月接受了第二次輸注(1億CAR-T細胞),之后患者癌痛有短暫緩解。
該研究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來自希望之城醫療中心(City of Hope)的Tanya B. Dorff教授表示:“前列腺癌被認為是‘免疫沙漠’,因為其特殊的腫瘤微環境決定了免疫療法很難起效,我們需要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治療方式。從研究結果來看,我們開發的PSCA-CAR-T細胞療法是安全有效的。”
總之,本次1期試驗結果證實了PSCA-CAR-T細胞療法的生物活性、臨床有效性,盡管膀胱癌的靶向毒性對預期CAR-T細胞劑量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在降低淋巴清除劑量后,毒性有所降低,且CAR-T細胞擴增并未受到影響。未來應探索多劑量的組合策略,以提高治療持久性,增加mCRPC患者的存活率。
當前,CAR-T細胞療法在前列腺癌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據公開資料顯示,當前相關的活躍臨床試驗共有18項,主要集中在臨床早期,靶點以PSMA為主,絕大多數適應證為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讓我們共同期待更多CAR-T療法在前列腺癌取得突破,為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