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與生物醫藥毫無關聯的開能環保突然公告稱,該公司計劃以自有資金1億元出資設立上海原能細胞科技有限公司,用于開展免疫細胞存儲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預計12億-15億元。
上海開能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加楓凈水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27日。2013年主營收入為3.11億元,主營利潤1.3億元。
在公告中,開能細胞大談新晉熱詞“腫瘤免疫”,并引證花旗集團數據估算前景之光明:市場規模可達每年350億美元,未來將在60%的癌癥病例中發揮治療作用。
然而,臉譜君細讀公告發現,原來開能真正要做的,是一項關于免疫細胞儲存的業務。
其具體時間表如下:第一階段,公司出資1億元,在2014年底前,引進外部投資人,增資到2億元,建設3萬平方米的細胞儲存基地,可存儲一千萬份細胞;第二階段,2016年底前,增資至7億-9億元,建成具有國際水準的細胞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開展免疫細胞技術轉化應用;第三階段:從2017年開始,根據項目進展,增資至12億-15億元,開展免疫細胞的抗衰老、腫瘤治療等臨床轉化應用。
對此,券商給出的評價是:“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手段,我國細胞免疫治療目前還在以“第三類醫療技術”的名義進行,由于目前監管缺位,細胞免疫治療的方案和標準尚待進一步規范和統一”,“由于2015-2017年處于項目籌備和建設期,暫不對該項目進行盈利預測”。業內人士也表示,從技術現實性的角度考慮,A股上市公司要切入這一領域,進行海外并購合作是比較可行的操作方式,自行砸錢的風險太大。
“但是,我們仍對這一市場的前景持樂觀態度,”瑞銀證券在其報告中說,“因為國內技術進步很快,隨著監管成熟,我國細胞治療產業將進入良性快速發展時期,甚至可能出現以藥品形式獲批的產品。”
截至目前,只有海欣股份控股子公司海欣生物技術與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合作研發的“抗原致敏的人樹突狀細胞(APDC)”是我國首個自主研發并獲得CFDA批準的、針對晚期大腸癌的治療性疫苗。該項目負責人、二軍大免疫學研究所曹雪濤院士介紹,這項研究突出的特點是,采用化療去除部分免疫抑制因素,利用抗原致敏的樹突狀細胞激發腫瘤特異性免疫,從而殺傷腫瘤細胞,已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是目前最為有效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