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賣藥時代將去,為什么這么說?原因有二。
首先是政策上的,從去年開始,國家對原研藥的降價態度更加明確。發改委價格司醞釀藥品支付指導價格改革,商討對原研藥、仿制藥實行等額報銷,也就是未來醫保對原研藥和仿制藥可能支付一樣的金額,超出部分費用由個人承擔。直接的影響自然是原研藥的銷售,再者就是醫保報銷會直接影響到對藥品的選擇,在成本的考慮下選擇同類仿制藥的會增加。
第二個原因是,繼葛蘭素史克事件之后,過去靠走醫院和醫生渠道野蠻銷售藥品的方式會遇到監管壓力,同時成本也會制約這種野蠻方式的持續。藥企將不得不尋找其他渠道和方式來銷售,尤其是面臨大量品牌藥專業到期的外資藥企。
美國市場的這一轉變早于中國體現出來。在美國,隨著各類健康管理App和產品雨后春筍般地出現,藥企發現,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信任獨立的健康管理服務商,或者是醫療服務機構提供的健康信息和項目。根據醫療市場咨詢公司MakovskyHealth的調研,只有35%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相信來自于藥廠的健康信息,而有16%的用戶表示他們不會通過藥企建立的健康網站獲取信息。
一方面,藥企在用戶心中的形象越來越不被信任,另一方面,專利藥到期,面對低價的仿制藥,很多產品對醫生和病人都失去優勢,再加上保險公司嚴格控制醫療賠付,在可以使用仿制藥的情況下,不給專利藥提供賠付,這些因素都直接導致藥企需要尋求其他途徑來營銷產品。
類似的情況也同樣出現在中國。不同的是,中國本土的藥企仍然處于攻關醫院,獲取市場的階段,在醫院資源的爭搶上非常激烈,這種渠道耗資耗人力,一些外資藥企已經開始尋求不同的新渠道路線。
所謂新渠道,同樣也繞不開醫療服務提供方,也就是醫院。但藥企把自身的定位逐漸從單純推銷藥,轉變成整體的藥品使用和健康管理。比如對同類型的糖尿病用藥,塞諾非為醫院提供與用藥和健康管理相關的服務,包括用藥指導和評估,病人血糖追蹤,生活方式指導和健康信息。這些健康管理由藥企買單,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藥品更加有效,和其他產品形成差異競爭。
越來越多的藥企開始把自己的角色從推銷藥,轉變成藥效管理和長期的健康管理。在美國,藥企投資或收購App及健康服務公司如火如荼,在中國,一些外資藥企也開始往這方面深入。
一旦藥品在價格上沒有優勢,在生產專利上也沒有了保護,能夠贏得市場的關鍵因素,在于是否能保證藥品的效果,能否為病人提供診療過程中的服務。這才是未來10年藥企在角色轉變上需要做的。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