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泌尿協會年會上公布的一項縱向注冊研究顯示,長期睪酮替代療法(TRT)與性腺機能減退男性的前列腺癌風險增加無關。此外,長期使用十一酸睪酮注射液對排尿功能和殘余排尿量沒有不良影響。
這項研究由德國不萊梅哈芬一家私人醫院的泌尿科醫生AhmadHaider及其同事進行,入組300例平均年齡為57.7歲的男性。在基線時、治療6周后和此后每12周評估入組患者達72個月。在每次訪視或每隔1次訪視時通過超聲測定前列腺體積和殘余排尿量。在每次訪視時測定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及進行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國際勃起功能指數(IIEF)勃起功能域和老年男性癥狀量表(AMS)(生活質量指標)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在這些接受1,000mg腸外十一酸睪酮治療的患者中,5例在6年隨訪期間發生前列腺癌,發生率為39.4/10,000患者-年,低于預期。在前列腺癌患者中,4例的腫瘤分期為pT2a,1例為pT1b。4例的Gleason評分為3+3,1例為3+2。所有前列腺癌患者均進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
在觀察期間,該注冊研究的入組患者的睪酮水平從9.86nmol/L增至17nmol/L,前列腺體積從28.34mL增至30.72mL。平均PSA水平隨時間推移保持相當穩定,隨訪期間從1.77ng/mL增至2ng/mL;對PSA增加4ng/mL以上的患者進行進一步的前列腺癌評估。
在入組患者中觀察到平均IPSS評分從6.57顯著降至4.21,殘余排尿量從46.78ml顯著降至15.85ml,IIEF勃起功能域評分從20.01顯著增至26.11(總分30)并在36個月時趨于穩定,AMS評分在最初2年內從53.43顯著降至17.41,并且體重和腰圍分別進行性降低16.8kg和8.94cm。此外,還在脂質模式、血壓和血糖穩態方面觀察到改善。治療依從性非常好。研究者表示,對人體測量和代謝參數進行評估是因為前列腺疾病與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
研究者總結指出,該研究結果顯示長期TRT并不增加前列腺癌風險,因此目前對長期TRT的安全性的擔憂是沒有根據的。此外,長期TRT對排尿功能(通過IPSS測定)和排尿后殘余量均無不良影響。觀察到勃起功能出現顯著且持續的改善。這些結果部分可歸因于體重和內臟脂肪(通過腰圍測定)及代謝綜合征的其他元素的降低。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