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的研究,維生素D的缺乏,可能會增加那些已經處于前列腺癌高風險的人們,進一步增加患這種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今天在線發表在《臨床癌癥研究》上,是國內首家基于男性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測試或直腸指診活檢結果的異常發現,評估維生素D的缺乏是否可能與前列腺癌相關聯。以往的研究只在有或沒有前列腺癌的男性中比較維生素D水平。
研究者登記了667名40歲至79歲的男性,他們在芝加哥的5個泌尿科診所中的1個做了第一次前列腺穿刺活檢。大約有一半是非裔美國人,而另一半是歐洲裔美國人。他們的血液中25 - 羥基維生素D(25-OH D)水平測定登記,以確定是否有維生素D缺乏癥。
歐美人有更高的25-OH D水平(每毫升的血液中含有19.3納克[ng/mL]),而非洲裔男性為16.7毫微克/毫升。黝黑的皮膚有更多的黑色素,觸發維生素D的生產,阻止紫外線。美國醫學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25-OH D低于12 ng / mL的人患有維生素D缺乏的風險,水平從12 ng / mL到20 ng / mL表明維生素D不足。但20毫微克/毫升被認為是適用于大多數人。
總體而言,在研究中383人接受了前列腺癌的診斷。在非裔美國人,那些25-OH D水平低于20 ng / mL的人是那些具有較高水平的人,有可能被診斷患有前列腺癌的幾率的2.4倍。25-OH D水平低于12 mg / mL的非洲裔男性,患有侵略性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增加5倍,可能患有腫瘤分期T2b增加4.2倍或更高,也就是說,癌癥一般以上存在于前列腺的左側或右側。
在歐洲裔的美國男人中,25 - 羥基維生素D與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整體水平并不相關。但那些水平低于12 ng / mL的人患侵略性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增至3.7倍,患有腫瘤分期T2b的可能性增至2.4倍或更高。
在兩組中, 低25-OH D水平侵略性前列腺癌的聯系,即使在研究者考慮了了飲食,吸煙習慣,肥胖,家族病史,以及鈣的攝入量之后,也沒有發生改變。
“非洲裔美國人的更強烈的關聯性意味著與歐洲裔美國人相比,維生素D缺乏對非洲裔美國人患前列腺癌的貢獻更大,”第一作者亞當·墨菲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
芝加哥西北大學范伯格醫學院泌尿科助理教授墨菲表示,補充維生素D可能有助于一些患有前列腺癌的人腫瘤進一步發展。 “對維生素D缺乏進行篩選和治療將是非常明智的,”他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