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數據表明,在過去20年里,美國和加拿大青少年人群中,在生活中健康方面,患心理疾病和行為異常的比例日益增加。
近來發生在康涅狄格州,紐頓鎮的悲劇,犯罪分子是20歲的Adam Lanza,這件事又激起了人們對美國如何保持和記錄心理健康的話題展開討論。官方還未給出Lanza的作案動機和心理狀態。但許多人卻馬上指出不該把心理疾病患者等同于那些反社會性格的小群體。然而,有關獲得心理健康護理的討論應該考慮到20年以來,美國和加拿大青少年群體中,患心理疾病和行為異常的人數比例不斷擴大,相關的健康狀況不斷惡化,并且,該趨勢在全球其他地區也不斷增加。
“生病時段”,就是一個時間單位,用來衡量某種疾病在一個人生命中所占的比重。和1990年一樣,2010年中,,抑郁癥成為了YLD的第二大原因,影響了全球4%的人口,僅次于影響全世界10%人口的背部疼痛。在10-14歲的人口中,全世界首要病癥就是鐵元素缺乏。1990年10-14歲人口中,哮喘成為該群體患病率最高的癥狀,但據發表在華盛頓大學,健康測量和評估機構,周四由研究員所主導編寫的The Lancet一文中,西雅圖的數據表明在這些人群中,抑郁癥超過了哮喘,成為2010年名列榜首的疾病。在這群人中,青少年在“生病時間”由1990年的14萬人達到2010年的18萬人,增加了30%。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抑郁癥的同等年齡的人群,從1999年四百九十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五百五十萬人,約增加了13%。
是否數字的改變反映了患抑郁癥兒童實際人數的增加,或者和1990年相比,更好的診斷,記錄以及醫生和相關政策對心理健康的鑒定。Mohsen Naghavi是IHEM的一位健康專家,也是該研究的主要參與者,他表示,與此同時,某些地區人數的增加應該引起政策決策者的注意,還有某些地區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也該受到相關部門重視。
盡管抑郁癥在生病的年輕人中,所占比例大,加拿大和美國的病患者,大部分產生于焦慮,精神分裂和雙相情感障礙,這些疾病分別位列第5,第10和第18。相比而言,對于世界患病者而言,焦慮癥,精神分裂癥和雙相情感障礙分別位列第7,第16和第18. Naghavi表示,當你看到大部分生病的時候都是由于抑郁癥,焦慮癥,而不是最為常見的傷痛,慢性病和傳染病時,你就該想象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好好吸收之前的教訓,從那些已有經驗的地區吸收教訓或者引進新工具。
盡管在過去20年里,我們已經了解了許多有關心理疾病和它們各自的特點,有關護理方面,還有許多能夠做的。“我們已經通過提高對抑郁癥的護理和關心,在這方面取得了進步,并且由于另外一些在1990年就被認為重要的因素和條件,已經減少抑郁癥產生的相關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