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要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通過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領域的1000億元再貸款撬動1萬億元資金,建立汽車、集成電路、消費電子、裝備制造、農用物資、食品、醫藥等重點產業和外貿企業白名單。
藥品零售配送作為藥品供應保障的重要一環,如何進一步提升全程質量管理備受行業關注。3月底,為配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修訂,進一步規范藥品零售配送行為,確保零售配送環節藥品質量安全,國家藥監局組織起草了《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藥品零售配送質量管理附錄(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現已結束征求意見。在業界看來,此意見稿也是為即將出臺的藥品網售監督管理辦法“掃清障礙”。
《醫藥經濟報》以征求意見的發布為契機,特邀藥品零售領域專家、企業一起,探討藥品零售配送過程中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質量管理措施,滿足藥品信息化追溯要求,從而實現藥品配送全過程質量可控、可追溯。以及隨著藥品配送要求升級,配送成本上升趨勢下,企業如何優化配送服務和運營能力。
新規契合網售配送
醫藥經濟報:新規對藥品網售配送提出了怎樣的新要求?藥品零售企業如何建立起基于互聯網特點的質量管理制度?
阮鴻獻:“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零售企業需確定藥品打包的操作規程;對配送工具明確相關技術指標,并對配送人員(含第三方配送人員)進行相關法規培訓及考核。
面對電子處方外配不斷擴面、網售處方藥有條件放開的趨勢,連鎖企業應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市場的變化和業態發展的新趨勢。同時要做好積極應對,快速搭建標準化的管理和服務體系,提高作業效率、降低作業成本,實現精細化管理。整合藥品倉儲和運輸資源,優化供應鏈流程,以數字化建設為基礎實現基地倉、前置倉等多區域多倉儲的協同管理。
郭彩虹:新規主要聚焦藥品零售配送環節的全程質量管控。具體到藥品零售企業,要求應當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藥品配送質量管理。相關人員也要具備這方面能力,包括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和實施能力,使藥品配送過程更加專業化和嚴格化。
對于藥品網絡銷售,零售企業應建立起符合網絡銷售特點的全過程管理制度,包括醫生診療、處方審核以及銷售訂單的審核和配送。特別是一些特殊情況,例如冷運配送、藥師服務和售后服務等,應該有足夠的合格人員將管理制度執行到位,這樣才能保障渠道的合法和用藥的合規,實現全過程的質量可控、可追溯。
新規下,藥品零售配送意味著將按GSP管理。因為配送環節屬于藥品流通的末端,是非常重要且容易被忽視的一個環節。GSP管理應該形成閉環,每一個環節和關鍵節點都要符合《藥品管理法》和GSP的要求,保證用藥安全。
于剛:網售藥品末端配送的關鍵點在于,借助數字科技的手段,實現全程可追溯以及配送全過程的質量安全。通過信息化技術推動從互聯網診療、開具電子處方、電子病歷到藥品配送的全程電子化,以保證全過程的可控可追溯,以及配送全過程的質量安全。
相信新規的出臺,將給藥品零售企業以及藥品配送企業提供專業、具體的指導,規范藥品零售配送行為,從而保障藥品的安全。對于企業來說,意味著藥品零售配送標準將更加明晰,有利于企業依據新標準、新體系對配送流程進行優化,從而建立更加規范的、精細的藥品配送質量管理體系。
王一婷:“征求意見稿”的發布有利于規范藥品零售配送質量安全,保證藥品零售環節的藥品質量安全,為醫藥零售企業的規范發展明確方向。我們對新規秉持的開門立法、線上線下一致監管法宗旨,及立足于當前藥品零售配送業態審慎監管的立法思路表示贊同,這將為藥品網售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運營能力挑戰與應對
醫藥經濟報:對藥品配送要求升級下,藥品配送的過程更加安全、消費者更放心,但同時配送成本勢必上升。在微利時代,這對藥品零售企業開展網售藥品、網訂店送等業務的盈利和運營能力提出哪些挑戰,如何應對?
鄭浩濤:隨著網售藥品及醫藥O2O等業態的不斷演變,藥品零售配送逐漸成為藥品履約過程的重要環節之一。監管部門單獨就藥品零售配送提出明確要求,足見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對配送人員還是配送設備,抑或是對溫濕度的全過程管理及可追溯,都將有助于推動藥品零售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目前來看,具有一定規模的連鎖藥店按零售端成本要素核算,包括倉儲在內的物流配送成本約占零售價的1.2%左右,如果連鎖藥店的體量更大或精細化管理更好,這一比重會低于1%。相反,對于體量偏小的連鎖藥店來說,這個占比多數都超過2%。隨著新業態的不斷出現,跨區域零售配送也會越來越多,加上國家層面從各個環節進一步規范藥品零售配送全過程管理,對于零售配送而言肯定會增加總體成本。
阮鴻獻:目前行業物流端配送到門店端成本約占3%,020業務配送成本約占平均客單價的10%~15%。首先,零售配送質量管理會越來越規范化,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藥品配送安全質量進一步提高;其次,將越來越智能化、數字化。人工智能、大數據將對藥品零售配送過程升級改造,效率與服務進一步提升,將涌現一批專業化、規模化的運輸企業。
隨著帶量采購等工作不斷擴面,藥品整體利潤空間下降,同時,藥品屬于低頻次、低客單價消費商品,目前網訂店送對業務鏈來講只是成本的增加,再加上藥品本就屬于比較特殊的商品,配送要求會不斷提高,需要更加專業化、嚴謹化。社會上會有規模較大、配送標準較高、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配送中心出現,來承接藥品網店訂單,網售藥品配送以《藥品管理法》、GSP等藥品質量監管的法律法規為根本,用更加安全、高質量的服務滿足消費者需求。
跨區域配送會帶來成本的增加,包括:增加用工成本、商品的包裝成本、運輸費用等。我們將持續推進倉儲資源和運輸資源的有效整合,提高藥品配送服務及質量管理水平,科學、合理降低配送成本。
郭彩虹:從長遠看,配送環節的規范化有利于行業發展。短時間內,成本確實會升高。由于現在O2O和藥品網售受價格沖擊,市場上出現了劣幣驅除良幣的現象,為了提高盈利能力大家都在搶規模、搶布局,造成了成本升高。
對于如何提高盈利和運營能力,應對措施主要包括:其一,對于藥品,不應把價格作為一個最主要的因素,應該是適當的價格。其二,在專業化服務上,需要一些時間的沉淀,增加品牌信任程度。所以,企業要在規范的前提下保證品質、練好內功,落實精細化管理,提高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
王一婷:在保障安全合規的前提下,京東健康始終注重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和效率,依托京東集團的數智化社會供應鏈能力,京東健康能提供專業、高效的藥品倉儲,以及運輸全流程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而基于倉配一體化能力和覆蓋全時段的高效履約能力,京東健康已經打造了值得信賴的專業流通和服務體系。新規落地后,我們將按照相關要求,進一步保障藥品零售配送環節的質量安全。
配送市場未來變局
醫藥經濟報:藥品配送標準化的相關規定出臺,必然推動整個藥品配送鏈條的升級。隨著藥品配送過程更加專業化和嚴格化,藥品零售配送市場將會發生哪些變化?
郭彩虹:物流配送成本升高,市場競爭加劇,必然催生三種結果:1、小部分小規模企業在市場的大潮中逐漸淹沒;2、一部分實力企業自行建立配送中心,推動藥品配送鏈條升級;3、勢必催生規范化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第三方物流來承接配送。
鄭浩濤:從這個角度講,藥品零售配送未來會堅持并優化“兩條腿”并重的發展思路:一方面,對于域內的短途配送,連鎖藥店可采取直配的方式解決流通問題。“征求意見稿”提出的保障藥品質量安全及全程可控,包括溫濕度控制,對短途配送影響不大;另一方面,如果涉及藥品的跨區域配送,無論是普通物流還是冷鏈物流長途配送,均有中轉的問題,這就有可能存在風險或隱患。
具體如何選擇配送方式,主要看連鎖藥店本身的體量規模、門店數量及供應鏈基礎。如金康藥房也在探索市與市之間的跨區域零售配送,總體來看,單件成本還是挺高的,從我們自身來講,如果有一定的需求量,自然會選擇直配;而如果需求量少,也會通過快遞等第三方配送途徑配送。尤其是現在O2O業務盛行,年輕消費者更傾向于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我們分析總結了當前的O2O業務,特點也很鮮明:消費群體以年輕人居多,客單價在30元左右,每單有1~2件左右的普通購藥需求,而養生、滋補類高客單價的需求相對較少。因此,藥品O2O業態最大的考驗就是零售配送成本,目前核算其成本占比均超過了十個百分點,如果按照新政要求封簽、溫濕度控制等,肯定對零售配送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未來只有依靠體量和規模降低邊際成本,基于此,我認為,中小連鎖的零售配送肯定很難獨自完成,將來委托配送的新潮流將會更盛。
阮鴻獻:國外藥品物流企業發展較為成熟,集約化程度和供應鏈協同效益較高,相比之下,我國藥品配送管理水平相對滯后,智能化、數字化應用水平較低,存在數據反饋滯后、過程管控信息不透明、精細化管理不足問題,藥品配送時效性和可及性還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需求。
如何優化?需提高現代化技術水平,促進上下游供應鏈緊密銜接、有效整合倉儲資源和運輸資源、開展多倉(多店)協同配送,有效發揮連鎖企業網絡布點優勢。通過政府、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藥品經營企業、物流企業共同合作,制定適用于整個行業統一的運行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實現在法律法規保障下,行業自覺規范,企業自律有序的良好業態。
切中痛點與關鍵環節
醫藥經濟報:如何提升藥品零售配送服務,哪些環節最為關鍵?
于剛:對于醫藥電商企業來說,藥品零售配送的最大痛點還是在于解決特殊藥品的配送問題上。例如,對于需要冷藏的藥品來說,溫濕度對其影響極大。在冷鏈物流運輸過程中,高于或低于藥品本身的標準溫濕度都會影響其質量安全,如何達到配送時效要求,如何保證在配送全過程中溫度恒定,無疑是冷藏藥品運輸配送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問題。由于冷藏藥品價格、運行成本、安全風險均較高,且必須由患者當面簽收,為保證藥品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需要采用特殊的管理方式,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網售藥品為患者提供了一種便利的購藥渠道,但考慮到網絡銷售的特殊性,因此,保障藥品的安全性遠比發展其便利性更加重要。具體來講,我們將合規作為首要任務,按照GSP的規定,對藥品購銷渠道、倉儲溫濕度控制、冷鏈管理和藥品運輸等硬件設備,以及人員資質和配備等軟件做了詳細規定,采用信息化的手段保證在售藥品的質量安全。
同時,我們通過互聯網賦能藥學服務。即便是在上海疫情期間,在4月開始實施全域靜態管理的特殊時期,我們也相繼推出了包括在線義診、慢病續方等在線服務。第一階段部署了超過100位執業藥師跟醫生團隊,為患者提供實時的遠程藥學、診療服務。在信息技術的賦能下,我們還通過電子健康檔案把患者的病情、用藥依從性等核心信息整合起來, 提高醫生的診斷效率和準確性。
阮鴻獻:首先藥品在配送途中的質量安全保障最為關鍵。藥品是與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關的特殊商品,保證藥品的質量安全是第一要務,其次是藥品配送的時效性,要確保患者能在最短的時間收到藥品。
王一婷:依據BCG&騰訊《2020數字化醫療洞察報告》,2020年,數字化醫療服務用戶已達6.2億人,超6成患者通過互聯網獲取醫藥信息。上述數據代表了用戶對于線上購藥這種新興模式的認可和信賴,尤其是在疫情推動下,帶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是用戶活躍度的不斷走高。而零售藥品配送的成本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消費者負擔,藥品零售企業需要繼續修煉好供應鏈“基本功”,不斷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驗。
文字編輯:余如瑾
版式編輯:陳麗娜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