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雜志》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睡眠在加強和保持記憶的準確性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暗示了在深度睡眠時期大腦為何能夠屏蔽那些敏感的信息。
2014年4月9日發行的《神經科學雜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睡眠在加強和保持記憶的準確性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暗示了在深度睡眠時期大腦為何能夠屏蔽那些敏感的信息。
研究發現,如果在動物睡覺時向它提供一些新的氣味信息的話,將會減弱其在清醒時候對于最新氣味和以前遇到的氣味的區別記憶能力。
在睡眠期間,大腦仍在履行一些重要的正常運作必需的修理和維護工作,包括將一些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以前的研究表明,睡眠期間的最近學到的信息的 “回放”工作,在記憶的存儲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然而,對于在慢波睡眠階段(深度睡眠階段,大腦的感覺系統對于外部刺激沒有反應時)向大腦提供新的信息是否會影響記憶,以前并不可知。
在目前的研究中,迪倫巴恩斯和唐納德·威爾遜(紐約城市大學、內森·克萊恩精神病研究所和紐約大學的Langone醫學院的博士)將正在睡眠的小白鼠暴露在新的氣味信息和舊的氣味信息之中。
為了精確控制動物在清醒和睡眠期間的氣味經驗,研究者向正在涉及氣味處理的大腦回路提供了電流刺激,而不是依靠傳送真實的氣味。
在睡眠期間被暴露在新的氣味信息中,使動物對于新的信息和舊的信息的區分工作變得更為艱辛。
“雖然以前的工作已經證明了睡眠的記憶重播功能,但這卻是第一個可以表明睡眠可以獨立影響記憶準確性的數據,”威爾遜說。
在給將要入睡的小白鼠介紹氣味信息之前,巴恩斯和威爾遜會在小白鼠醒著的時候給它們做一個溫柔的腳部電擊,使它們能將電擊和特定的氣味信息聯系起來。在小白鼠能將氣味經驗和電擊信息聯系起來之后(通過害怕的行為表現出來),巴恩斯和威爾遜在小白鼠進入深度睡眠后再次重建氣味體驗。
在深度睡眠中進行一個氣味經驗的重播的小白鼠,比在清醒時候接受相同的氣味經驗的重播的小白鼠,表現出更深刻的記憶。相反,在深度睡眠中的接受到一個最新氣味信息重播的小白鼠,很難區別這種氣味和它們以前接收到的氣味信息。
我們知道,在慢波睡眠階段,大腦的感官系統不太適應正常輸入,”威爾遜說。“我們的數據表明這種感覺隔離,在沒有外部干擾的情況下,可能有助于學習過的信息的回放,提供強大的、精確的、重要信息的記憶。”
Jan Born博士,一位在圖賓根大學研究專門從事睡眠研究且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神經學家,指出這項研究成果某天或許能夠證明減少創傷記憶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他解釋到:“在睡眠中,尤其是在深度睡眠中給記憶提供暗示能否撫平特殊的記憶,目前時一個熱門話題。這取決于這樣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夠為我們提供解決一種新方法來削弱那些精神疾病普遍存在的創傷性記憶,如創傷后的壓力和焦慮性障礙,”
這項研究是由國家耳聾和其他溝通障礙研究所提供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