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lupus nephritis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臨床過程包括不同輕微癥狀以及危及生命的多器官疾病。據估計,2012年7個主要發達國家市場(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和日本)系統性紅斑狼瘡確診病例大約有45萬,由于人口增加和壽命延長,以及疾病認識和診斷水平的提高,這一數字預計將在2022年穩步增長到48萬(譯者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栗占國教授表示,系統性紅斑狼瘡在中國的患病率是10萬分之70,全國約有91萬患者)。
目前治療藥物局限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的總體目標是抑制慢性炎癥,防止器官損害。目前的治療主要有5類藥物:非甾體類抗炎藥、抗瘧疾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和生物制劑。
雖然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常規處方為抗瘧疾藥物如羥氯喹,不過,通過這些藥物調節免疫反應的確切機制目前仍不清楚。最常用的類固醇是口服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氨甲喋呤、硫唑嘌呤、霉酚酸酯與環磷酰胺,主要是超說明書使用。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通常對治療是有效的,但具有嚴重的副作用。
生物制劑包括羅氏的Rituxan(利妥昔單抗),為抗CD20單克隆抗體,也為超說明書使用。葛蘭素史克的Benlysta(belimumab)是2011年獲得FDA批準靶向作用于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BLYS,也稱為BAFF)的藥物,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往往會增加。belimumab是過去50多年獲得批準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第一只藥物,也是唯一獲得批準用于緩解疾病的生物制劑。生物制劑價格昂貴,主要用于疾病活動期或其他治療無效的患者。在系統性紅斑狼瘡顯著未滿足的需求情況下,特別是狼瘡性腎炎,因為病情的緩解將會非常緩慢,患者用藥會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據估計,只有25%的患者能夠通過應用現有治療藥物會達到完全的腎反應。
新興療法紛呈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領域的藥物開發極具有挑戰性,且失敗率很高。這主要是由于在選擇適當的臨床終點具有難度,而且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還具有高度的異質性,患者招募困難重重。多元化研發戰略正在推行,目前已有17只產品處于Ⅱ期和Ⅲ期臨床試驗的開發階段。這些新藥包括抗BLYS療法,以及作用于炎癥通路上新靶點的藥物(見附表)。
Tabalumab、blisibimod、atacicept、epratuzumab、rigerimod和abatacept將有可能在2017~2022年之間獲得批準進入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狼瘡性腎炎藥物市場。
盡管之前belimumab在2011年獲得批準上市,但這款產品并沒有產生預期的商業利益,主要是由于其費用居高不下(在美國每年的費用大約45,000美元),而且臨床療效也不明顯,醫生缺乏臨床用藥的經驗。即使如此,由于其高昂的價格,belimumab在7個主要發達國家系統性紅斑狼瘡藥物市場仍舊取得了第二高的銷售收入,2012年達到約1.07億美元。最暢銷的藥物是超說明書使用的妥昔單抗,2012年產生約1.7億美元收益。總體而言,在7個主要發達國家,2012年系統性紅斑狼瘡藥品銷售預計超過4.73億美元,狼瘡性腎炎藥物銷量超過2.16億美元。
基于目前已有的臨床試驗數據,生物制劑將主要針對患者的疾病高活動期:即占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約10%~15%。因此,預計整體患病人群中只有一小部分會使用生物制劑。然而,生物制劑由于其高昂的治療費用而占據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狼瘡性腎炎藥物市場主導地位。到2022年,7個主要發達國家系統性紅斑狼瘡藥物市場大約為11億美元,狼瘡性腎炎藥物市場也會達到5.05億美元。
SLE新藥:發力生物制劑
SLE新藥:發力生物制劑
SLE新藥:發力生物制劑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