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2014年1月底,阿里巴巴為獲得第三方藥品電商試點牌照及藥品監管碼體系,宣布聯手云鋒基金,對中信21世紀有限公司進行總額1.7億美元(約10.37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收購其54.3%的股份,后者系中信集團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
阿里巴巴收購中信21世紀,意在其旗下子公司河北慧眼醫藥科技有限公司95095醫藥平臺的網上藥品交易牌照,而它是中國第一個第三方網上藥品交易證。
無獨有偶,九州通[-0.30%資金研報]與阿里巴巴的競爭對手、互聯網寡頭騰訊的合作也出現先肯定后否認的曲折情節,讓第三方醫藥電商平臺的爭奪戰開始散發出火藥味兒。
而醫藥電商的競爭并非雙馬的二人世界,曾經一度被認為可能最早獲得第三方藥品服務交易資格證的京東,在醫藥電商領域同樣有著不可小覷的實力,去年8月底上線的京東醫藥城,已在O2O模式上做出了一定的規模。
盡管阿里巴巴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回復稱官方對此次收購事件不予置評,但分析人士稱,阿里此次出手相當于全國藥品編碼和B2C證全部到手,且它已經有電商平臺,如果三者結合起來,阿里巴巴將有望重塑醫藥電商甚至整個醫藥市場新格局。
阿里的醫藥電商局
在收購中信21世紀以前,阿里巴巴的醫藥電商生意風生水起,但同時又如坐針氈。因為它一直未能辦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放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以下簡稱《資格證》)。
2005年12月“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開閘后,北京京衛大藥房獲得國內發出的首張醫藥電子商務B2C牌照。2006年5月,海虹控股[1.29%資金研報]旗下子公司海虹醫藥電子交易中心交易有限公司已正式拿到《資格證》。
截至2014年2月27日,CFDA共發放231張《資格證》,其中第二方批發招商類B2B證書(即B證)55家,真正開展B2B業務的不超過20家(含自產自銷類);第三方平臺交易資格的企業(即國A證)14家;網上零售類B2C證書(即C證)162家,真正開展業務的不超過80家,目前已有74家入駐天貓醫藥館。其中,從獲得藥品互聯網交易許可證的省市分布圖來看,廣東、江蘇、浙江、云南、北京、山東、海南、四川、上海等發達省份都將是醫藥電商必爭之地。
海虹控股在醫藥電子商務行業中近乎處于壟斷地位,其擁有唯一一張全國性的醫藥交易網絡,海虹醫藥電子商務網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B2B醫藥電子交易網站,控股子公司海虹醫藥電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是國內政府采購指定的電子商務公司。
阿里巴巴顯然未與海虹控股硬碰硬,而將醫藥電商的方向放在了B2C模式上。2011年6月20日,淘寶醫藥館上線。不過由于沒有網上售藥資格,被浙江藥監局叫停并責令整改。在停業整頓4個月后,天貓醫藥館重新開張,入駐醫藥商家由之前的5家增加到15家。天貓醫藥館只有信息展示的《資格證》,而入駐其中的醫藥商家有交易的《資格證》,因此早期成立的天貓醫藥館只能作為醫藥信息的展示平臺。
盡管如此,天貓醫藥館的銷售額增長速度仍是所有醫藥電商中增長最快的。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由天貓醫藥館引導成交超過10億元,超過2012年全年,同比增幅超過200%。在當時全國101家具備零售藥品資質的B2C商家中,已有74家入駐天貓醫藥館。天貓醫藥館相關人員甚至稱,未來五年醫藥電商將顛覆目前醫藥連鎖零售藥店排名格局。
行業觀察人士袁建軍告訴記者,他所熟知的醫藥電商業界老總們早就希望能出現一個大型的“第三方平臺”,否則醫藥電商只能停留在小打小鬧階段。此外,借助于阿里巴巴等第三方平臺,其他醫藥電商也擁有成為行業黑馬的機會。在第三方平臺的展示之下,同類、同種規格的藥品可以獲得比價的機會,從而讓終端消費者的選擇性加大。
寡頭競爭
在角逐醫藥電商第三方平臺上,阿里巴巴絕不是獨霸天下,其競爭對手京東也擁有與阿里巴巴同樣的渴望——獲得第三方網上藥品交易證。
京東自從去年2月與九州通劃清界限后,下大力氣做的一件事就是拿證。業內人士認為,藥監局很想放開網上售藥,但是擔心放開后控制不了局面,假藥橫行必然威脅生命。
為了降低拿證的風險,京東推出了O2O的模式,即連鎖門店上快送,區域化發展。也就是線下大的連鎖藥店,到京東線上銷售,下單后藥店負責物流。
2月28日,京東公關部對記者回復稱,以上說法并不屬實,京東與九州通并非“劃清界限”,而是出于合作方式調整及未來業務合作達成共識,雙方由合資關系轉為業務戰略合作關系,九州通作為京東開放平臺入駐商家,將與京東結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目前,好藥師與京東的業務合作順利,在京東開放平臺上的運營情況良好,銷售額保持正常的增長幅度,雙方均看好該項業務的發展前景。京東醫藥城目前是探索“連鎖藥店上門快送”模式下的,為用戶提供“藥學服務”的專業平臺。
據媒體報道,京東在醫藥電商領域除了拿證之外,還擁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進軍處方藥。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京東即使拿到了《資格證》,以及獲得了試點,或許短時間內也無法追趕上天貓。據了解,今年天貓的銷售額會達到20億元左右,按照抽3個點來算,流水利潤大約5000萬元,加上廣告收入大約8000萬元。去年9月份,國家發改委召集天貓、京東、河北慧眼醫藥科技等醫藥電商平臺,希望這些電商們提出處方藥網上銷售的方案,對此,京東也在極力爭取。此次會議后,多家電商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其中,京東選取的醫院處方藥捆綁網上銷售的方式初步得到發改委人士的認可。據業內多位人士透露,京東很有希望獲得這一試點資格。
就上述問題,京東公關部回應稱,京東醫藥城正就處方藥網上銷售的工作進行積極探索中,此項目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涉及醫療、醫藥、法規體系,監管制度等,需要時間去逐步攻克難關。
不過,雖然短期內無法趕上,但是如果能迅速在《資格證》和試點上拔得頭籌,京東醫藥城還是有可能超越天貓醫藥館的。此外,據業內人士分析,在沖擊美國上市方面,任何一些對阿里巴巴的優勢,都可以為京東增色不少。
顯然,京東或許低估了阿里巴巴的辦事效率。阿里巴巴的快速行動,把早已聲稱即將獲得第三方網上交易證的京東甩在了身后。
北大縱橫高級醫藥合伙人史立臣認為,阿里巴巴獲得第三方網上交易證有暗度陳倉之嫌,因為京東一直窺視第三方網上藥品交易證,
但經過和九州通合作失敗后,自己又沒搞起來,而騰訊目前的交易平臺不具備這個能力,而在其他電商大佬直面第三方網上藥品交易證獲取時,擁有中國醫藥[-1.82%資金研報]電子監管碼的唯一企業中信集團已經開始醫藥電商布局,中信集團借助國家電子監管碼的項目,有獲取第三方網上藥品交易證的資質和能量,而阿里巴巴其實早就盯上了中信集團,或許中信集團的第三方網上藥品交易證本身就是和阿里巴巴合作獲取的。
阿里當然知道河北慧眼醫藥科技的95095電商平臺本身就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電商平臺,與京東和天貓根本沒有可比性,但其的控股公司卻是中信集團,所以阿里關注95095,實際上也意味著與中信集團在醫藥領域進行了戰略捆綁。
此外,史立臣還認為,鑒于國家食藥監總局規定醫藥電商不得依靠第三方進行配送,馬云已經開始布局大流通業務,醫藥流通業務肯定會是其大流通體系的重要環節,所以,阿里巴巴肯定自建醫藥物流配送體系。
監管層或難全面放開
盡管阿里巴巴獲得第三方藥品交易證,攪動了醫藥電商一池春水,然而醫藥電商的風險和瓶頸,或許應該是接下來應該仔細研究的問題。
據CFDA的數據顯示,2012年互聯網藥品交易規模超過16億元,但相比同年總規模達9755億元的醫藥市場來說,數字小得簡直是九牛一毛,從這個角度看,醫藥電商還沒有真正起步。但究竟是什么阻擋了醫藥電商的發展之路?僅僅是政策因素嗎?
袁建軍認為,藥品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必定是一個要有政府嚴格監管的市場,世界各國都對藥品進行區別于其他商品的嚴格監管,這并非是中國政府有意要干預自由市場。
作為醫藥企業,能夠通過GMP或GSP認證的企業本身在資質上已經具備一定的技術條件,他們要做的,無非是更進一步,在互聯網技術和資質上完善而已。因此,政策因素也不是其市場放開的主要阻力。
為了確保用藥安全,國家食藥監總局在藥品的使用和銷售上做出了嚴格規定,處方藥若到藥店購買必須憑處方購買并審核登記。而非處方藥在醫院和藥店都有銷售,但一般也要咨詢醫生或藥師。而從消費者角度來講,醫保是否向電商開放,也是消費者是否愿意網上買藥的重要因素。
此外,法律和政策不允許藥品像其他大眾消費品那樣進行自由銷售,其廣告宣傳也有諸多限制。
而對于走電商渠道的制藥企業來說,在沒有任何宣傳也沒有醫師指導的前提下,僅靠消費者自己的判斷,很難獲得銷售上的成功,甚至會讓企業陷入無序的價格戰,從而導致劣藥驅除良藥的局面。
以上僅是醫藥電商第三方平臺開放后,來自制藥企業方面的顧慮。而對于阿里巴巴來說,更大的困難來自于其自身的平臺建設。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認為,雖然第三方網上藥品銷售平臺能給馬云帶來巨大收益,但同時須承擔著藥品監管的重要任務,切實保證從醫藥生產企業到消費者手里的藥品流通質量。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