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究“道地”,傳統中藥材對環境、工藝、時令等要求嚴苛,但社會變遷至今,許多必備的規范漸被忽視,從而導致藥性、藥效大打折扣,有些中藥陷入“有方無藥”的尷尬境地,資深老中醫呼吁,制訂、完善中藥材種植、采收、加工環節的標準。
中藥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瑰寶,一直以來深受患者的喜愛與信任。然而,近年來,中藥卻深受“有方無藥”、“方靈藥不靈”等問題的困擾。
中醫一向講究的是“道地”二字,也就是指藥用生物品種在特定環境和氣候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高、炮制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性特點的藥材,這一個約定俗成的古代藥物標準概念,也是中醫師們對藥材質量好壞的重要識別標準。不少“道地藥材”,會在其藥名前冠以“川”、“云”、“廣”等產地名。
隨著空氣、水質、土壤等生長環境的改變,加之人為施用化學肥料、農藥,采取不規范的熏制及保存方式,許多傳統優質藥材,正逐漸“流失”原有的上佳藥性,令行業專家大為感慨,也令患者不勝其擾。
回顧上世紀80年代,老中醫郭進枝感慨,那時,無論在本地還是外地,野生藥材、“道地藥材”大多供不應求。但30年后,許多珍貴的野生藥材已蹤跡難尋。“道地藥材”也因產量低、收效慢、投入大等因素,產量日漸減少。目前,在泉州銷售的藥材絕大部分來自外省,特別是保健類的中藥材。在泉州,培育中藥材的人極少。
藥材藥性的減弱,使得不少病患依據藥方抓藥,卻收效甚微。
此外,藥農跟風種植藥材,不按傳統時令采摘,不良藥商不規范加工藥材等原因,都影響著中藥材市場的發展。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