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但效率相對低下的公立醫院的壟斷地位并未得到有效撼動,整個醫療服務市場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始終未能有根本性改善。加之政府對社會辦醫的政策長期處在綱領性的鼓勵層面,民營醫院的發展狀況同樣不容樂觀。但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政策逐步細化,這種局面或將得到有效改善。
醫療服務體系超負荷運轉
市場對民辦醫院的追捧源于我國的公立醫院體系已嚴重超負荷運行。
“掛號十天,看病十分鐘”,曾有媒體這樣形容我國的醫療市場供求狀況,以顯示我國以公立醫院為主的醫療體系已經難以滿足國內膨脹的醫療服務需求。
衛計委發布的《2012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12年我國衛生總費用達到28914.4億元,同比增長18.8%.而1978年,我國的衛生總費用僅為110億元,2012年較其增長了262倍;人均衛生總費用則從1978年的11.45元,增長到了2012年的2135.8元,增長了186倍。
然而從醫療機構層面來看,《公報》顯示,截至2012年末,我國醫院總數為23170個,其中公立醫院13384個,民營醫院9786個;衛生人員總數911.9萬人,床位總數572.5萬張。相比1978年醫院總數增長了149%,醫護人員和醫療床位的增長幅度也不到150%.相比快速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醫院體系的供給增長顯得十分緩慢。
與此同時,從我國醫藥產業長期發展的角度考慮,城市化、老齡化、疾病譜改變以及支付能力的提升都將驅動需求市場的進一步擴容。按照我國目前醫療機構的供應能力,醫療服務的供求形勢將更為嚴峻。
某大型私募醫藥首席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過去20年,我們國家醫生的數量幾乎沒有增長,而我國的人口數量一直在增長,且老齡化比重不斷增加,這導致了我國醫療服務的發展水平出現了嚴重跟不上醫療需求的狀況。這歸根究底是因為社會辦醫遲遲沒有放開,醫療服務供給端嚴重不足。
民營醫院發展緩慢
引入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體系已是一種必然。事實上,早在1985年,國務院《關于衛生工作改革的若干規定的報告》就開啟了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的大門;1994年,衛生部發布《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具體規定了民間開設醫療機構的必備條件和審批手續,個體診所開始小范圍出現。不過盡管政策開始逐步放開,但衛生部門出于對公立醫院的保護,在審批時對民營醫院卡得很嚴,在這樣的環境下,民營醫院的發展并不順利。
隨后,2000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鼓勵投資者通過收購、重組興辦民營醫院。一時間,我國掀起了民營醫院的投資高峰。2003年,私立醫院的發展進入最好時期,由于公立醫院資金投入不足,許多地方政府改革衛生醫療體制,允許公立醫院通過委托經營、股份合作、股份制或整體出讓等辦法,引進社會資本,并對私立醫院實行3年免稅制度。
根據2013年10月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的《民營醫院藍皮書》,截至2013年3月末,全國民營醫院已經發展到10166所,全國民營醫院機構數量也占到了全國醫院數量的43.24%.但民營醫院診療人次和出入院人數僅達到全國醫院總量的十分之一。
某不愿具名的醫藥界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民營醫院有三個坎,即:人才坎,我國的醫生之前不能多點執業且社會新增醫療人才不足,而多數民營醫院在與公辦醫院的人才競爭當中處于弱勢;報銷坎,民營醫院在報銷政策方面遠比不上公立醫院;學術坎,我國的民營醫院能給予醫生的學術支持不夠,使得民營醫院優秀醫生匱乏。
公立醫院效率低下
與此同時,負擔社會主要醫務責任的公立醫院由于存在效率低下、以藥養醫等諸多弊端,導致現有醫療服務市場的供給效率不足。目前,在國有背景下,我國醫院的管理者、醫護人員大多沒有得到足夠并且有效的激勵,這導致我國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
國泰君安研報顯示,在宏觀層面,我國政府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雖近幾年政府的財政投入有所增加,但與成熟市場相比仍處于低端水平。微觀層面,在目前我國醫院收入結構中,財政補助比例不到10%,藥品收入一般占醫院總收入的40%左右。這導致醫院“被迫”去追求藥品加成所帶來的利潤空間。
此外,國信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在現今市場格局中,公立醫院處于相對壟斷地位,加上信息的不對稱,患者、醫保等需求方面對醫療費用的迅速增長話語權較小,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對醫院收費缺少有效控制也是醫療費用增長過快的誘因之一。
醫療服務上市公司占比僅2.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3年以來,關于扶持社會辦醫就有三大政策:一是2013年9月《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要求大力發展醫療服務,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二是2013年11月《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鼓勵社會辦醫,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社會資金可多種形式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允許醫師多點執業,允許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三是2014年1月《關于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要求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加快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社會辦醫體系。
其中,2014年1月這則意見是針對社會辦醫首次出臺的細則。國金證券研報認為,2014年更多社會辦醫細則有望落地,醫療領域將逐步放寬對舉辦主體、服務范圍、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的限制,社會辦醫的無形障礙將被逐步掃除。
同時,社會資本有望參與公立醫院轉制并購、高端醫院以及特色專科醫院、多元需求服務機構等的興建。在我國的衛生開支構成中,醫療服務約占60%,但在A股市場的醫藥板塊中,醫療服務公司占比僅2.1%,巨大的反差代表了巨大的空間。
國金證券研報表示,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確立的目標,假設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該行業2011年至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需達到14.3%,這遠遠超過我國GDP的增長速度。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