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癌癥基因組聯盟(InternationalCancerGenomeConsortium,簡稱"ICGC")近日向科研界公布了超過1萬個癌癥基因組的數據。這些數據能更好地幫助全世界的癌癥研究者從基因方面了解癌癥,加快對癌癥的研究并幫助更多癌癥靶向治療的發展。
安大略癌癥研究所所長兼科學總監、國際癌癥基因組聯盟創始人之一TomHudson醫生說:"GLOBOCAN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約有1400萬人確診患上癌癥,820萬人死于該疾病。預計至2025年,由于人口增加和老齡化,每年將新增超過2000萬癌癥病例。眼下癌癥診治急需新的途徑。如果能更好地從基因組來了解癌癥,那么將更有利于癌癥的預防和控制,這是2014年世界癌癥報告所傳達的關鍵信息。"
2014年世界癌癥報告于2014年2月3日,即世界癌癥日前一天在倫敦發表。該報告每五年發表一次,向癌癥領域之外的決策者和醫療專業人員提供有關信息,同時也旨在向癌癥專家提供有關癌癥研究和控制方面的最新和重大進展的信息。
Hudson為今年的報告撰寫了一個章節,解釋為何癌癥可被視為基因疾病以及基因組突變如何加速腫瘤生長。他同時也闡明在基因多樣性、環境以及飲食等因素的影響下,基因突變的情況在不同人群中也有不同。這些多樣性形成了現時各種癌癥類型和亞型。這一章還提到ICGC正在對2.5萬多個腫瘤樣本進行測序,以生成與50種癌癥相關的癌癥基因突變目錄。
安大略研究及創新廳廳長RezaMoridi談到:"安大略政府投入的資源鞏固了我們在癌癥研究領域的領導地位,吸引全球頂尖的研究人才到來,他們都為改善安大略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做出努力。安大略癌癥研究所促進科研人員的合作,推動重要研究的進展,把實驗室的發現應用于實際治療。這不僅能幫助到患者,還將為安大略的創新經濟做出顯著貢獻。"
安大略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正進行一項大型的癌癥基因研究,作為ICGC的全球癌癥基因組計劃之一部分。ICGC的全球研究已取得幾項重大發現,包括癌癥的生成過程及基因的多項發現。這些研究表明基因突變率會因為癌癥類型的不同而出現1000種變化,另外癌癥的生成是多種獨特的突變模式的綜合結果,部分癌癥是與一些已知的突變原有關,例如香煙煙霧與紫外線。
身為安大略癌癥研究所信息與生物計算系主任,同時也是位于加拿大多倫多的ICGC數據協調中心的主任LincolnStein博士說:"癌癥極其復雜,即使是有著相似特性的腫瘤,在不同患者身上都可以出現明顯的差異。隨著時間推移和治療的進展,同一類腫瘤也會出現明顯的變異。對于癌癥我們仍有許多東西要學,但是我們已經步入正確的軌道,在了解癌癥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關于國際癌癥基因組聯盟
國際癌癥基因組聯盟(ICGC)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所組成,致力于快速暢通地為外界提供信息。ICGC的門戶網站www.icgc.org中載有逾1萬腫瘤相關的癌癥基因組信息。ICGC每一個成員項目都對至少一種癌癥的變種和亞種的基因變化進行全方位、高解析度研究,這些研究都以數據收集和分析的通用標準為依歸。
ICGC現時已獲得來自亞洲、澳洲、歐洲和北美的撥款機構向17個行政轄區的71個項目團隊提供的撥款,以用于超過2.5萬項腫瘤基因組的研究。現已得到資助的項目涉及以下的腫瘤研究:膽道、膀胱、血液、骨、大腦、乳腺、子宮頸、結腸、眼、頭頸、腎、肝、肺、鼻咽、口腔、卵巢、胰腺、前列腺、直腸、皮膚、軟組織、胃、甲狀腺以及子宮。下列國家的ICGC成員就下列腫瘤基因組進行的研究信息,現在可于ICGC官網的數據協調中心分頁獲取?澳大利亞(卵巢與胰腺癌)、加拿大(胰腺與前列腺癌)、中國(腎癌)、法國(肝與腎癌)、德國(血癌、大腦與前列腺癌)、印度(口腔癌)、日本(肝癌)、沙特阿拉伯(甲狀腺癌)、西班牙(血癌)、英國(血癌、骨、乳腺以及食道癌)以及美國(膀胱、血、大腦、乳腺、子宮頸、結腸、頭頸、腎、肝、肺、卵巢、胰腺、前列腺、直腸、皮膚、胃、甲狀腺與子宮癌)。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