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兒童用量酌減,又得把藥品掰開來吃,難道兒童專用藥品就這么少嗎?”面對醫生給女兒開的藥品,程女士不禁發出感慨。
程女士的感慨,也反映出大多數家長心中的困惑,兒童如何用藥,已經成為一個難題。中國第6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0~14歲兒童超過2.2億,約占人口總數的16.6%。但這樣一個人群卻缺乏自己的專用藥品,兒童專用藥稀缺、用藥“成人化”現象成為業內和公眾關注的話題。兒童藥品市場的發展令人堪憂。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國內第一部兒童用藥安全報告《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我國兒童用藥市場巨大,從2005年到2009年復合增長率為11.5%,預計到201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600億元。不過與兒童用藥巨大市場容量和潛力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兒童藥品種奇缺,成人藥給兒童服用情況普遍。“酌減”靠猜、劑量靠手掰,導致兒童用藥不合理比率高達32%。
“當前,我國常用藥中大多數是成人規格,兒童規格占比小。我國生產的8000多種藥品中兒童用藥品種僅有300余種,常用兒童藥不到100種,僅占全部藥品的1.25%。國產藥品在常規兒童治療藥品中占據明顯市場優勢,而合資外資藥品則在營養類以及新興高技術含量的兒童治療品類中領先”。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北京兒童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申昆玲表示,2011-2013年,北京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進行的一項國內兒童用藥現狀調查顯示,在全國六大行政區15家醫療機構6020種(不含中成藥)兒童用藥中,兒童專用藥品僅45種,占4.1%。而在15家單位兒科用藥1098種藥品中,有兒童用藥信息(用法用量)的僅占47.3%。
兒童用藥應選擇適當的藥物、適當的劑型和適當的劑量,兒童的生長發育、代謝水平都不是“成人的縮量版”,簡單地將成人藥減量給兒童服用存在很大風險。郭凡禮表示,兒童用藥的缺乏意味著兒童用藥沒有確切的安全標準,有些劑量是將成人藥劑根據體重換算之后得出的。而一些藥品說明書中的“酌減”、“遵醫囑”等,都沒有明確標準。這就導致兒童吃藥的劑量不易被掌握,容易產生不良反應。此外,口感不適合兒童,造成兒童的排斥心理,不愿服藥,影響治療的效果。
兒童專用藥品如此缺乏,發展兒童藥品市場本應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現實的情況卻使我國兒童藥品產業的發展并不盡如人意。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6000多家制藥企業中,只有10余家專門生產兒童用藥的企業,產品中涵蓋兒童用藥的企業也只有30余家。兒童藥品的研發比成人藥品的難度要大很多,同時在生產、流通、使用、定價、招標等方面也缺乏配套的推動政策。
郭凡禮認為,目前兒童藥產業化發展面臨兩方面的困難,主要表現在研發和生產方面。在兒童藥品研發方面,一是其開發周期較長,研發成本和風險均很高;二是在臨床研究上對兒童的一些病癥、相應的服藥劑量等缺乏有針對性、可供查詢的資料;三是尋找兒童受試者往往比較困難,且依從性很低;而在生產方面,則由于兒童用藥生產的批量小、批次多、工藝相對復雜,造成生產成本較高。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藥政司副司長孫陽表示,目前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正會同臨床專家梳理臨床急需兒童用藥名錄,然后根據這個名錄制定“中國兒童藥物優先研發清單”,并優先考慮這部分兒童藥品提前投入研發和生產,促進兒童藥品市場的發展。
面對兒童藥品的缺乏,如何快速發展兒童藥品市場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郭凡禮指出,促進兒童專業藥市場的快速發展,首先,確立兒童用藥安全標準,確保兒童服藥的安全;其次需要企業積極創新,加大投入;最后,則需要政府相關機構出臺相應的政策,為兒童用藥提供更多選擇,為兒童用藥的安全合理提供保障。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