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014年,回首2013年對于大部分制藥巨頭來說都是一段艱難的時光。原因是專利懸崖正在進行中,FDA雖然批準了27個新藥,但是研發效率不高的難題仍困擾著許多公司;另一方面,很多公司的應對措施——“研發外包”、“挖掘新興市場潛力”都沒有辦法補足重磅到期帶來的巨額銷售額下滑,于是,出售非核心業務、大規模裁員削減成本成為今年的關鍵詞之一。同時,我們可以關注到一個重要的現象:多家藥企均在此時期選擇了更換CEO或者董事長。這既是公司任職到期的輪轉,也是防御期的藥企戰略之一。
諾華雙雄會
2013年9月,拜耳醫藥保健執行委員會原主席JoergReinhardt正式就任諾華董事會主席,與諾華現任CEOJoeJimenez共同執掌諾華制藥。此前,魏思樂同時擔任諾華制藥CEO兼董事會主席兩職達14年之久,2010年,魏思樂辭去CEO職務,JoeJimenez接任;2013年初,魏思樂辭去董事會主席一職,由JoergReinhardt接任。這也是諾華出現的新局面。
有意思的是,JoergReinhardt曾經是諾華的老臣,山德士時代即進入這家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并掌管諾華的整個研發體系多年。當2010年魏思樂傳出辭去CEO一職時,外界普遍認為,JoergReinhardt將會成為新任的CEO,但是結果并不如人們的預期。
諾華制藥原醫藥部主管JoeJimenez接任后,諾華宣布簡化領導架構,將執行委員會成員從12名減少至9名,同時減少管理層級,包括首席運營官,公司事務主管以及集團質量技術運營主管在內的三個行政職務被淘汰。JoergReinhardt離開諾華,加盟拜耳,擔任執行委員會主席。
3年以后,JoergReinhardt回歸。
羅氏、GSK跨界任命新帥
另一家瑞士制藥巨頭也換了新帥,不過套路與諾華的不同,他們選了一位完全沒有醫藥行業經驗的擔任董事會主席。
2013年9月16日,羅氏制藥對外宣布——羅氏已選擇德國漢莎航空前任CEO克里斯托弗?弗蘭茨(ChristophFranz),接替該集團董事會主席弗蘭茨?胡沫(FranzHumer)的職位。
據了解,克里斯托弗?弗蘭茨已經進入羅氏制藥的工作狀態,但是正式的任命需要2014年3月進行的股東大會票選決定。這個潛臺詞大家都好理解:試用期!
這種人事任免的方式與羅氏制藥的股權架構有緊密關系。全球排名前10的跨國制藥企業里很少有像羅氏一樣的情況:最初的創始人家族霍夫曼家族對于羅氏制藥一直擁有實際控制力。
羅氏公司實際控制人霍夫曼家族當初的設計,羅氏上市的股票被分成擁有表決權的股票和非表決權股票,比例分別占總股本比例19%和81%。擁有非表決權股票的投資者可以參與分紅,但對公司經營決策沒有表決權,羅氏公司的控制權集中在19%左右具有表決權的股票上。這兩種股票都在市面上流通,當然,價格不一樣。由于霍夫曼家族擁有這19%表決權股票的50.1%(約占總股本的9.3%),雖然占股不大,但是牢牢控制著羅氏的關鍵表決權。
此外,羅氏制藥的現任CEOSeverinSchwann40歲即接任羅氏全球CEO,被認為是最年輕的制藥CEO。
與羅氏跨界任命舉措相似的還有GSK。9月18日,葛蘭素史克對外宣布:將任命現蘇格蘭皇家銀行董事長PhilipHampton接替ChristopherGent為該公司新任董事長,上任時間待定。首席執行官AndrewWitty仍任原職。
拜耳、武田從別的公司挖老大
9月30日,拜耳醫藥對外宣布:來自輝瑞的57歲OlivierBrandicourt被任命為拜耳醫藥保健的新任全球CEO,這一任命將于2013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
OlivierBrandicourt在拜耳醫藥履新之前,曾經為輝瑞服務多年,在輝瑞領導過多個部門,最近的一個職務是擔任輝瑞新興市場及成熟產品業務部門的總經理。
12月初,日本武田藥品工業株式會社對外宣布將任命47歲的法國人ChristopheWeber為新任全球CEO。這家日本最大制藥商232年來首次任命非日本人為首席執行官。
ChristopheWeber此前在GSK擔任疫苗業務總裁一職,試用期為一年,如果屆時ChristopheWeber獲得認可,將正式獲得CEO的職權。武田現任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長谷川閑史今年已經67歲。
梯瓦CEO不愉快的分手
10月30日,梯瓦公司的總裁、首席執行官JeremyLevin正式辭職離任,取代他的是梯瓦原任CFOEyalDesheh。
2012年5月,JeremyLevin以BMS全球副總裁的身份加入梯瓦,并在短暫的任期中做了很多激烈的變革。2013年9月,Levin推出了15億美元到20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其中包括5800人裁員、關閉工廠,還有采購和供應鏈的轉移。
其中在以色列本土裁員800人的計劃遭遇了強烈的抗議,經過談判、磋商、爭吵,終于與以色列政府達成部分一致。
但是輿論和工會抨擊的焦點之一是一面是大規模因成本原因的裁員,另一面高管團隊卻拿著黃金時代的高薪。因此,董事會要求高管團隊降薪,JeremyLevin為此大怒,以辭職作威脅,并最終辭職。
企二代接班不順海翔董事長辭職
11月2日,海翔藥業正式傳出消息:董事長羅煜?因個人原因,決定辭去浙江海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及第四屆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羅煜?是海翔藥業創始人羅邦鵬之子,2010年羅邦鵬將所持海翔藥業的股票大宗轉讓給他,從而完成企二代的正式接班。但之后的三年時間里,羅煜?多次減持公司股票。
此前,海翔藥業曾公告,因大股東羅煜?籌劃重大事項,公司股票臨時停牌。羅煜?此次辭職,與其籌劃的重大事項有關,據了解,羅煜?會將海翔股份盡量轉給浙江臺州另一家企業老總。
強生新設中國董事長一職西安楊森總經理換人
9月,強生宣布:現任消費品業務全球主席吳人偉(JesseWu)將出任強生中國區新設的董事長一職,向強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克斯-戈爾斯基(AlexGorsky)匯報。
其中國三大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將統一向或吳人偉匯報。
這對于奉行分權制的強生來說,除了僅一家子公司的越南區,還沒有在全球其它國家嘗試過設立董事長一職。據稱此舉是為了提振中國市場的銷售。而其背景是強生中國在中國業務架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調整。
與此相關,強生子公司西安楊森12月1日正式任命新董事總經理及總裁,羅瑞凱(CesarRodriguez)自楊森英國和愛爾蘭董事總經理一職上調往西安楊森擔任此職位。
此前擔任西安楊森總裁的何賽德(ThadHuston)晉升為強生集團財務副總裁,負責全球外科業務。
佛慈董事長到點辭職完成交接班
11月21日,佛慈制藥原董事長賈朝民因年齡偏大提出辭職,退居二線。原總經理朱榮祖因同樣年齡原因申請辭職。
佛慈制藥為蘭州市國資委下屬國有企業,董事長、總經理選舉由實際控制人推薦。12月10日,李云鵬成為佛慈制藥為公司董事長。并聘任孫裕擔任公司總經理一職。
先聲默沙東CEO上任僅一年辭職
8月底,先聲默沙東原CEO張業泓正式提出離職,這距其上任這一職務尚不足一年時間。隨后,曾任拜耳醫藥(中國)公司原副總裁的疏正勝接替了張業泓的職務。據了解,張業泓的離職對于公司內部人士都很突然。
張業泓2004年至2007年在IMS大中華區擔任執行總裁。2007年到2008年間擔任默沙東擔任中國區總裁。2010年3月出任先聲藥業總裁,在進入先聲藥業之前,他在麥肯錫中國擔任醫療行業高級咨詢負責人。
2012年9月12日,先聲藥業和默沙東公司合資成立的先聲默沙東(上海)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聲默沙東”)宣布正式運行,張業泓走馬上任先聲默沙東首席執行官。
仁和藥業職業經理人折戟沉沙
11月1日,仁和藥業發出公告:仁和藥業董事、總經理曾雄輝提出辭職,不在公司擔任其他任何職務。在聘任新的董事、總經理之前,由公司副董事長肖正連女士代為履行總經理職責。肖正連系董事長楊文龍的夫人。
仁和藥業近年來引進了不少職業經理人負責不同的業務模塊,但均履職時間不長即離開。
南京醫藥高管團隊離職
自今年3月原董事長周耀平離職之后,10月南京醫藥原董事兼總裁何金耿也提交了辭職報告,在此之前執行副總裁丁峰峻已經離職。
1969年出生的何金耿,擁有政治經濟學博士學歷,2006年-2007年2月任南京高科副總經理、董秘;2007年3月,何金耿進入南京醫藥,出任公司副總裁,此后一度因原董秘離職而代任董秘一職,2011年12月至今任南京醫藥董事、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