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乙肝疫苗致死嬰兒”事件自11月25日被報道以來,持續發酵,截止12月26日,已經有國內三家疫苗生產企業涉嫌其中,其中深圳康泰7例,北京天壇生物3例,大連漢信1例。針對質疑,大連漢信和北京天壇生物25日均回應稱,疫苗產品完全合格,嬰兒致死事件與疫苗本身并無相關性。2013年,國內疑似因藥品質量問題造成的各種“門事件”幾乎天天上演,藥品有“治病救人”之功效,卻經常因為本身的質量問題為民眾安全帶來困擾。
正如“雙城記”里面講的:“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與醫藥行業蘊藏著的巨大財富相伴相生的是“假藥”“假醫保”等惡性事件。下面就為大家梳理一二。
TOP1【20家違法售藥網站被曝光】
9月2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曝光20家違法售藥網站。經核實,這些網站冒充醫療機構或研究機構的名義,發布虛假藥品信息,銷售假劣藥品,嚴重危害公眾用藥安全。該局已將違法售藥網站移送有關部門進行查處。
8家冒充醫院或研究機構名義的網站為:中國呼吸道疾病康復總院、首都醫科大學風濕骨病研究院、中科院三院藥物研究所、上海中醫哮喘病專科醫院、北京醫科大學附屬類風濕專科醫院、首都銀屑病研究院康復總院、中國糖尿病研究協會康復網、北京亞太國際醫學研究院高血壓治療中心。
5家銷售性功能障礙治療產品的網站為:嚴肅男性治療網、美國西力士官方網站、海馬多鞭丸官網、偉哥官網、聯寶挺官網。
另外7家違法售藥網站為:曲馬多批發網、精神類藥物銷售網站、英國莫尼胺諾舒官網、真致堂腫瘤藥品、康瑞保官方網站、中國國際帕金森康復網、夜時尚。
TOP2【1.5億涉案資金牽出醫保驚人黑幕】
六庫王和專科醫院是一家沒有醫生、護士和醫療設備的民營醫院,怒江州中院的判決顯示,其院長為申報州級定點醫療機構找到了怒江州醫保中心原主任木培龍。木培龍明知其達不到要求,還是將此事提交局務會討論并謊稱材料符合條件。盡管局務會要求“手續齊全、證照完備”后表示同意,但在此后的工作中,并無人深究這些要求是否真正得到落實。這家醫院成為定點后,5年內就騙取了126萬余元的醫保統籌基金。
中國商業法研究會秘書長李業順分析,當前醫保行業“潛規則”的存在與行賄企業和個人處罰力度不夠有關,如云南醫保窩案中多個行賄企業僅被處幾十萬元至百萬元的罰金,行賄個人僅被判緩刑,力度顯然不足。
他認為,醫保作為民生工程,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補貼和扶持,本意是讓企業降低價格。但企業因給予官員回扣、賄款等增加了成本,最終必然轉嫁給群眾,導致政府的惠民政策無法落實。
TOP3【救命藥人血白蛋白也造假假藥流向廣西等地】
6月,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長沙藥監、公安聯合廣西公安部門,成功搗毀了一個假人血白蛋白生產窩點,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收繳假冒人血白蛋白成品1623瓶、半成品1872瓶,假人免疫球蛋白半成品1220支,空藥瓶、瓶蓋、包裝等制假工具一批,涉案金額近200萬元。
人血白蛋白是從健康人的血液中提煉加工而成,直接靜脈輸注到病人體內,是危重病人的"救命藥",也是國家重點管控的品種,生產工藝流程要求非常嚴格。
"除非是專業人士,這些贗品很難被識別。"長沙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支隊支隊長李紅說。然而,這一制假現場簡陋的設備和環境,讓辦案人員極度震驚。
"這些假人血白蛋白多流向了一些非法小診所、農村和城郊結合部的藥店等。"李紅表示,食藥監部門將始終保持對假藥案件查處打擊的高壓態勢,發現一起打擊一起,確保廣大市民的用藥安全。
TOP4【英國稱牛黃解毒片含劇毒同仁堂:標準不一】
英國藥品及保健品管理署(簡稱英國藥品局)發布了一則中藥警告,稱一批中藥中含有巨量的有害物質,包括鉛、砷、水銀等。此次被警告的產品有北京同仁堂的牛黃解毒片、保靈堂的白鳳丸以及恒隆昌的發寶。記者致電北京同仁堂南京分公司,對方表示,牛黃解毒片中的砷,與大家以為的“砷=砒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中醫專家也認為,中藥有毒沒毒,關鍵看你怎么吃。
TOP5【醫療成本居高不下與“葛蘭素史克”不無干系】
“賄賂”一詞,向來不屬褒義,如果這個詞用在藥企和醫生之間,是否會讓人覺得不寒而栗?近來,跨國醫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在“行賄門”中苦苦掙扎。賄賂醫生,從而提升公司藥品的市場占有率,這不禁讓我們想到醫療成本的居高不下是否因為有了太多的“醫療賄賂”?
賄賂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原始的是現金交易,但是這種方式證據收集較為容易,一旦東窗事發,藥企將“投巧無門”。
如今醫療賄賂的方式已經十分隱蔽。醫生從企業拿到的好處不再直接和賣出的產品數量掛鉤,執法人員即便懷疑藥企向醫生輸送不正當利益,雖然能查到企業和醫生有金錢往來,但是每一項費用都有一個合理的名目,這在很多國家,便能逃脫商業賄賂的指控。
例如,根據美國司法部今年5月份公開的關于對諾華涉嫌商業賄賂的指控的文件表明,該公司在2002-2011年,借助一項叫做“醫師講者項目”的學術推廣活動,然而諾華以講課為名,向相關的醫師行賄,以誘導醫生開具該公司生產的藥品。
在中國,由于醫生評職稱需要在學術期刊發表一定數量的文章,因此藥企代買版面也成為一項頗具特色的行賄方式。“這比其他方式都要來得隱蔽,有時候,藥企還會通過某些刊物付給醫生‘稿費’,而你查不到企業和醫生的直接往來。”張軍說道。
TOP6【食藥總局查維C銀翹片稱合格港查處或為假藥】
深圳市藥品檢驗所已對與香港衛生署發布圖片上相同批次維C銀翹片進行了抽樣檢驗。初步檢驗結果顯示,未檢出非法添加的“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成分,與香港醫管局檢驗結果不一致。
對深圳同安藥業有限公司維C銀翹片的多批次檢驗正在進行,檢驗結果將及時公布。
據了解,我國現存至少百余種經審批的中醫藥復方制劑,但并不被國際藥品標準認可,身份尷尬。前溯至2011年,香港衛生署在市場監察中發現,“白云山”感冒清膠囊含有微量退熱止痛的西藥成分對乙酰氨基酚,判定其“中藥添加西藥成分”違反相關法規,采取召回行動。
TOP7【內蒙污水湖超6000畝制藥企業大肆非法排污】
2011年,托克托園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27億元,完成稅收15億元,正在力爭建成內蒙古第一工業園區,然而,在靚麗數據的背后,我們付出的是超標排放給當地環境造成的嚴重影響。這里還有一組數據,相關媒體報道說,托克托縣相關負責人透露,自2004年以來,當地累計用于生物發酵企業的環保治理資金達到2.1億元,再加上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2.7億元,遠遠超過發酵企業繳納的3.3億元稅收,這其中還沒有計算未來為恢復環境而產生的投入。在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的過程中,很多專家曾發出警告,一定要避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TOP8【央視315晚會曝光一批虛假藥品祖傳神醫竟是演員】
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高老太降糖貼、慕容氏糖貼、丁三怪拔喘膏、平老太降壓貼等大量虛假廣告產品。
在央視3·15晚會播出的降糖、降壓、前列腺、哮喘組合廣告中,種種“神藥”讓人眼花繚亂,比如腳底貼膏藥根治糖尿病,肚臍貼膏藥根治高血壓,后背貼膏藥根治咳喘,小小的膏藥個個神通廣大、藥到病除。而這些“神藥”的來頭也都很大,個個都是祖傳秘方,比如自稱是御醫世家高氏家族第五代傳人——高老太;自稱是慕容家族第八代傳人——慕容康;甚至還有清朝御醫平秋鶴第十三代傳人——平老太。出身顯貴、祖傳奇方,您要是不信,這些神醫們還會搬出祖宗的招牌對天發誓,個個號稱治不好就是砸了祖宗招牌,沒臉見列祖列宗,甚至號稱“一周期要是讓你停不了藥,我把姓改了隨你的姓!”
TOP9【留學生網絡代購價值1600萬進口假藥】
“印度抗癌藥直銷!”“泰國減肥神藥一劑見效!”……不管是在電視上,還是網絡中,我們經常能夠見到類似的廣告,以“進口藥”為噱頭,以全外文的包裝提高“身價”,吸引追求健康的消費者購買。然而記者了解到,這些所謂的“進口藥品”可信度并不高,近年來全國查出的進口假藥案例不在少數。
“網上購買的進口藥,基本上都避開了正規的國家審核流程,”南京市食藥監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釋義(第48條)》規定,凡是未經國家批準進口的藥,都被認定為假藥,更不用說一些打著“進口藥”的名號,實際是國內某些小作坊加工出來的不明成分“藥品”了。“通過網絡途徑購買,萬一吃出事,維權也是個問題。因此建議大家不要盲信這些網絡上所謂的進口藥。”而一些減肥藥雖然不屬于藥品,是保健食品,但也同樣需要經過國家的有關審批,才可以銷售。
TOP10【云南白藥被檢出含有毒烏頭堿】
云南白藥膠囊等5款中成藥含有烏頭類生物堿,在香港、澳門被指令收回。專家提醒,烏頭堿有毒,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鄭州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焦衛東稱,烏頭堿多含在川烏、草烏、附子、雪上一枝蒿等中草藥中,服用未經炮制的草藥產生的副作用較強,輕則引起口唇發麻、心慌,重則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在藥監部門注冊的中成藥,如果含有烏頭堿,通常含量有限,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也比較小,外用藥對身體的副作用更小。但不排除因個體差異引發嚴重中毒,市民最好在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