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對中醫之優劣的爭論不斷。有的以為中醫是傳統文化之優秀部分,應大力推廣,有的則認為與現代科學不合調,理當廢除。
了解魯迅身世的朋友肯定知道他是反對中醫的。在懷念魯迅先生誕辰130周年的時候,我再次閱讀一些紀念魯迅的文章,看到同魯迅先生有過較密切接觸的美國進步記者史沫特萊女士,為魯迅對待中醫的觀點所作的另一種表述。她在1939年發表的《魯迅是一把寶劍》一文中寫道:“他只相信科學的現代醫學,卻不相信中國陳腐的醫學。不過他,好像現代醫學界的人士所倡導,主張從事于中國藥草的探究,看從中究竟可以提煉多少現代藥品出來。因為中國的醫學向來落后,甚至墮落到成為迷信的程度了。”(見《海外回響——國際友人憶魯迅》)由此,筆者更堅認自己的淺見:應當用歷史的眼光審視中醫業,建議中醫藥業應向現代科技靠攏。尤其在屠呦呦教授研究青蒿(?)素的成果得到國際公認,并獲得獎勵之后。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至今依然有效用,這一點不假。從實踐角度看,中醫在治病方面是起著一定的作用,在社會上還站得住腳。
但是,從其基本理論來說,值得檢驗。中醫的代表作《皇帝內經》產生于兩千多年以前,是先人對一些炎黃子孫病情的抽象的認識。試問,當時《皇帝內經》的作者收治了多少病人和病種?那時的認知水平如何?自然環境和社會生產力又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在那種氛圍中得到的抽象認識,顯然比較粗淺。我們生活在兩千年之后,能將這些理論照單全收、繼續使用嗎?有人一定以為中醫已經有了發展,否則是會自取滅亡的。不錯。然而,中醫的基本理論即包含“金、木、水、火、土”的陰陽之術,病種基本以“熱寒、虛實、陰陽”等模糊概念劃分,藥物又以“辛、甘、苦、澀”等分類,且至今沒有徹底改變。這樣模糊、籠統的分析,恐怕不易準確、精確地認識病癥。中醫不是提倡“辨癥施治”嗎?試想一想,現代人所得的艾滋病、身體多部位的癌瘤能靠陰陽五行來辨癥嗎?即便是常見的感冒(古醫歸之于“傷寒”)也已經不僅表現在打噴嚏、流鼻涕了。至于部分地區群體突發的疾病如甲肝流行、非典、禽流感、集體食物中毒等在哪本古籍上能找到?可見原有的中醫理論與計量和精細化的現代科技檢測難以合拍,已不適用,需要隨時代前進,從根基上作徹底的改變。
由于中醫藥理論的模糊,往往同巫術劃不清界線,常被一些道德淪喪的不法之徒用作害人撈利的工具。比如《紅樓夢》中有“胡庸醫亂用虎狼藥”的描述;魯迅先生反對中醫的根據之一是有庸醫給他祖輩開藥,以原配蟋蟀作藥引子。當代就有胡萬林、張悟本、“劉太醫”之類的害群之馬。至于中醫的針灸,從現象上看,經絡與神經有區別。中醫的經絡系統的價值不宜輕易否定,但也不宜視為神奇,像曾經流行過的“一根銀針治聾啞”、“針灸麻醉”等也沒有得到實踐的完全證實。醫與神(實際是巫)容易混淆,這就是以中醫命名的假醫在社會上盛行的根源,值得警惕。
我們還要看到,中醫與中藥應當有所區別。我國的上古時代一直處于農草水平。中藥絕大部分屬草藥。最古的記載是炎帝嘗遍百草,教人治病,故稱“神農氏”;到明代才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即便如此,眾所周知,李時珍也是以親口嘗試百草才知某種草藥的效用,而其基本理論還是甘苦、辛熱等。何況,李時珍一個人怎么能患炎黃子孫的所有病癥呢?我們又怎么保證中藥制作符合標準呢?這在生物研究進入分子、基因時代顯然更加不適應了。尤其是一些現代病如癌瘤、艾滋病、病毒性流感等,病原已經進入病毒階段,不用現代科技手段無法辨癥施治。故而,以筆者愚見,正如魯迅先生主張,對待中草藥,必須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研究,掌握其基本的化學成分,使其更準確地針對當代及以后常見的疾病施行治療。
最近翻閱新聞界前輩嚴獨鶴先生的遺作,早在1947年他寫過《國藥科學化》一文,在分析中醫的不足之后道明:“從國藥再聯想到國醫,總覺得國藥有特效之處,國醫也不能說沒有獨到之見,其唯一缺點,只是國醫的種種理論,常偏于玄理,而沒有受過科學的陶冶,假使國醫也能入于科學化,也能接受新時代的洗禮,何嘗不可融會貫通,一方面保持其固有的優點,一方面獲致特殊的進步。”(見《嚴獨鶴雜感錄》2009年版,第287頁)
說真實的,我們已經有了不少科技工作者從事這樣的探究和生產。這是中醫傳承的希望所在。
再重復一遍筆者的外行淺見:應當用歷史的眼光審視,中醫藥業應向現代科學技術靠攏。為了我們社會的科學發展,公眾安康的生活,這是不可小視的。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