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如果你照顧后你的牙齦,你還可以降低患心臟疾病的風險。他們聲稱,提高牙科保健可以減緩斑塊堆積于動脈中的速度。
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的一篇最近發表的文章中,他們報告了一項前瞻性研究,表明了改善牙齦健康如何能在臨床上顯著減緩動脈粥樣硬化(即斑塊堆積于動脈中的過程)的進展以及降低患心臟疾病、中風和死亡的風險。
文章的第一作者,哥倫比亞大學大學梅爾曼流行病學副教授Moïse Desvarieux說:
“這些研究結果很重要,因為動脈粥樣硬化與臨床牙周病以及牙齦上的細菌分布同步發展。這是至今為止最直接的證據,證明了改變牙周的分布可以在阻止和減緩這兩種疾病上發揮作用。”
在他們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跟蹤調查了曼哈頓北部420名年齡介于60到76歲之間的成年人,他們都參與了口腔感染與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INVEST)。
測量動脈厚度
所有參與者在研究開始和結束時都接受了口腔感染和動脈厚度檢查,平均為期三年時間。
口腔感染檢查共得到了超過5000個斑塊樣本。這些樣本來自每名參與者的幾個牙齒和牙齦內部。
針對口腔斑塊樣本進行了分析,來確定11株被認為與牙周病有關的細菌和7種控制細菌的存在。
牙齦周圍的流體樣本也被收集來評定白細胞介素-1β(一種炎癥標志物)的水平。
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評估是通過使用高分辨率超聲掃描來測量雙側勁動脈中的動脈壁厚度或內膜中層厚度(IMT)。
結果表明,正如IMT測量結果顯示的,改善牙齦健康和減少與牙周病相關的細菌比例可使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放緩。
<P<頸動脈的進展情況更糟,牙齦受到感染>
當受到如身體質量指數,膽固醇水平,糖尿病和吸煙等可能的影響因素時,這些結果并沒有顯著的變化。
此前的研究已發現,每年頸動脈IMT增加0.033毫米(3年增加約0.1毫米),將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增加兩倍以上。
在這項研究中,在3年中牙齦健康惡化的參與者與牙齦健康得到改善的參與者相比,頸動脈IMT增加了0.1毫米,
文章的合著者,哥倫比亞牙科醫學院教授Panos N. Papapanou說: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甚至在成熟的牙周病發作之前,嘴里發生的情況與頸動脈增厚之前都存在著明顯的關系。這表明,早期的牙周病不容忽視。”
雖然研究人員沒有研究口腔中的細菌是怎樣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通過動物研究得出的一個理論是:這些細菌增加了炎癥標志物,炎癥標志物能引發或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炎癥。
在此前在某一點上采取措施的一項研究中,該團隊已經發現了更高水平的致病細菌與更厚的頸動脈IMT之間的聯系。這項新的研究通過跟蹤研究這些參與者來支持和擴展那些研究結果。
Desvarieux教授補充說:
“至關重要的是,我們要繼續跟蹤這些患者來發現牙周感染與動脈粥樣硬化之間的關系是否會影響如心臟病、中風等臨床實踐,我們還要測試修改牙周菌群是否會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NINDS),法國國家醫學與健康研究院法國國家醫學與健康研究院(INSERM)等提供的資金資助了這項研究。
在2010年,英國研究人員報道說,牙齦細菌會增加心臟病發作和心臟疾病的風險,因為引起牙菌斑的同一種細菌能離開口腔而進入血液中并引起血栓。